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孩子胆小可能是“教育法则”造成的

--------------------------------------------------------------------------------
点击次数:2225  发布时间:2018-6-8 13:47:15

 

有时候,你会听到宝妈们,抱怨自己的孩子自卑又胆小,完全不知道拿ta怎么办才好。

  遇到这样的问题,我见过不少父母喜欢把原因归咎于孩子的性格内向,或是指责老师和同学。但是,真正能影响一个人的往往是他最亲密的人。试想一下,在童年时期,谁还能比父母更亲近孩子?即使朋友也做不到。相反,其实真让孩子自卑的,是父母自以为是的“教育法则”。

  中国式“吓唬”,把孩子的安全感吓跑了

  前几天带孩子上幼儿园,不少宝宝哭哭啼啼。有个妈妈被孩子哭烦了,直接威胁“再哭就不要你了。”结果孩子哭得更厉害了,第二天听我家娃说,那小孩哭得比前一天还厉害,而且对幼儿园的老师也很抗拒。

  中国式“吓唬”,“你再调皮,我就不要你了”、“再这样,就不喜欢你了”、“再哭就不许吃饭”、“不乖,老虎就回来吃你!”……

 

  有些父母虽然知道这样做不妥,但因为简单省事,所以还是会选择这么干。但和打骂一样,吓唬也是教育的无能,会给孩子造成精神压力,容易形成胆小懦弱的性格,不利于成长。

  不允许孩子独立,是不给他自信的机会

  一位发小的妈妈是个什么都爱管的人,不止是文理分班、选专业这类事要管,连她上大学了,她妈还管着她交朋友。大学时每次去她家做客,她妈妈都会到点就出现在她房间,告诉她该喝水了。因此,这位发小大学毕业后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不敢试着做什么,直接在家待业两年准备公务员考试。

 

  过于强势的妈妈,总是围绕着“我想让孩子成为什么”,而不是“孩子心里需要什么”,把自己的意志无形地强加给孩子,而孩子则在这种约束中失去自我。一个对人生没有掌控权的人,一旦失去父母的帮助,就会变得没有安全感,心理压力增大,面对外界容易产生恐慌。

  从不向孩子示爱,会让他变得很渺小

  有位朋友,她跟我说她家大女儿这两年变得很内向,平时不喜欢说话,在班里也没什么存在感。仔细一问,发现她前两年生了二胎,是个男孩,爸爸和奶奶更喜欢男孩,总是围着弟弟转,而妈妈虽然也疼大女儿,却因为太忙,必须把精力集中在年幼的孩子身上,大女儿就成了家里被忽略的人。

 

  没有父母爱的支持,孩子的自我变得很渺小,内心的不安会导致他们对这个世界没有安全感,常常感到无助,即使是长大了也从未想过要去触碰一下那些曾经让他们恐惧的事。而且童年缺爱,成年后会自然而然地习惯和人保持距离,不会轻易开口索取,也不敢给予。

  父亲失责,让孩子缺乏挑战困难的勇气

  最近,听到一位妈妈抱怨,她老公从小父母离异,结婚前没觉得怎样,结婚后觉得她老公就是一枚妈宝男。家里很多大小事情都要让婆婆做决定,而且她一和婆婆吵架,老公就会去朋友家,美名“需要冷静下”,逃避家里的矛盾。

  即使是今天,也有不少爸爸在当甩手掌柜。然而,孩子长期缺乏父爱,孩子可能会患上“缺乏父爱综合症”,从而造成认知、个性、情感、体格方面的障碍与缺陷,容易缺乏挑战困难的勇气、承担事情的责任感。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