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大数据背景下教育督导的机遇与挑战

--------------------------------------------------------------------------------
点击次数:2305  发布时间:2018-5-5 10:45:31

 

  不断提升教育督导的社会影响力

  ——大数据背景下教育督导的机遇与挑战

  人民需要教育督导开放数据以区分真假、辨别是非,而教育督导数据库的建设则为教育督导政务公开和数据开放提供了可能。

  教育督导的影响力可从三个维度进行透视:一是行政影响力,二是对象影响力,三是社会影响力。教育督导影响力的上述三个维度既相互作用又各具特性。从一定角度上说,在国家教育治理现代化中具有合法而适当的影响力是教育督导职能的体现;对被督导对象具有激励、预警和纠错的影响力是教育督导目标的体现;对社会具有广泛而积极的影响力既是教育督导过程开放性的需要,又是教育督导效果的体现。本文聚焦研究大数据背景下教育督导的社会影响力。

  什么是教育督导的社会影响力

  教育督导的社会影响力表现为以下三个“度”:

  其一,全面而自觉的社会参与度。在大数据时代,人民参与教育治理的全面性,一是表现在参与人群的广泛代表性;二是表现在参与治理在范围上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全覆盖。人民参与教育治理的自觉性一是表现为权利自觉,即参与教育治理是法律赋权而不是人为恩赐;二是表现为意识自觉,即参与教育治理是“我要”而不是“要我”;三是表现为言行自觉,即参与治理是法治的过程而不是有损或破坏法治。

  其二,广泛而主动的社会知晓度。教育督导是政府加强宏观管理的行政监督制度,其社会知晓度的广泛性就是教育督导能够根据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原则切实发挥行政监督作用,从而使其家喻户晓;其社会知晓度的主动性就是人民从关注国家教育发展、关心自身教育权益出发,主动要求教育督导部门依法充分行使教育监督权,主动需要并依法获取教育督导信息。

  其三,普遍而清醒的社会信任度。在大数据时代,教育督导应当成为避免大数据弊端、凸显大数据优势的教育数据平台,依法向人民提供权威、及时、全面和真实的教育信息与科学的教育大数据。社会信任度的普遍性,表现为人民要想了解本区域政府做了哪些教育工作以及教育工作做得好不好、学校办得好不好,就去找督导,通过教育督导这个窗口,就能获得相关信息和数据;另一方面,人民通过教育督导路径,表达对政府教育工作和学校工作的意见与诉求。清醒的社会信任度,表现为人民是在对教育督导履行监督职能、提供教育大数据的有效性做出理性判断的基础上而充分信任教育督导。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教育督导为什么必须重视社会影响力

  社会影响力是检验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教育督导现代化的重要尺度。

  第一,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是善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今中外的实践都表明,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通过依法选举、让人民的代表来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通过选举以外的制度和方式让人民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这是全面深化改革对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提出的总目标。参与、透明、公正是善治的基本要素。教育督导社会影响力的三个维度恰好对应了善治的上述基本要素。

  第二,大数据时代为人民充分、有效参与教育治理提出了需要,提供了契机。人民参与国家生活、参与教育治理,不仅需要制度保障,而且需要信息数据支撑。牛津大学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其着作《大数据时代》中说:“大数据是人们获得新的认知、创造新的价值的源泉,还是改变市场、组织机构,以及政府与公民关系的方法。”信息的充裕及其获得的及时性,在一定意义上会激发人民参与国家生活和教育治理的意愿,扩展参与的人群,改变参与的方式和路径。教育督导因其职能、范围、任务等而具备独特的数据优势,不仅应当成为人民参与教育治理的重要平台,而且应当为此提供有力的大数据支撑。

  第三,大数据时代为教育督导政务公开和数据开放提出了需要,提供了可能。公开透明是现代法治政府的基本价值理念之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伴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人民要求包括教育督导在内的政务公开,这不仅是对政府教育工作进行民主监督的需要,也是对教育督导机构和督导人员依法履责、切实履责、敢于并善于监督进行民主监督的需要。同时,人民需要教育督导开放数据以区分真假、辨别是非。教育督导数据库的建设则为教育督导政务公开和数据开放提供了可能。

  第四,大数据时代为教育治理和教育督导科学化提出了需要,提供了技术支持。教育治理和教育督导的科学化需要更多地运用全数据处理,化解抽样方法不可避免的缺陷,还需要通过大数据对教育政策的实施和学校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趋势进行精准预测,促进国家实行公共教育事务“提前治理”和“精准治理”,及早预防可能的教育风险,及早化解学校工作可能遭遇的困难与障碍。同时,大数据使得教育督导能够协助政府教育决策的基础从少量的“样本数据”转变为海量的“全体数据”,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教育治理机制,实现基于数据的科学决策,推动政府教育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进步。

  在大数据时代,如何提升教育督导的社会影响力

  在大数据时代,提升教育督导的社会影响力需要从多方面努力。

  一是以制度保障社会参与,以大数据支持社会参与。应当以宪法、法律法规和中央文件精神为依据,补充、细化和完善关于教育督导实施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保障教育督导的社会参与做出具体的操作性规定。具体而言,需要针对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履行教育法律责任、对下级政府教育工作和对各级各类学校工作的督导,以及对各级各类教育质量的监测或监督,分别规定社会参与的对象(即主要的或直接的利益相关方),参与对象的资质与条件,参与对象遴选及产生的机制,参与的路径,参与的程序,参与者的权利与义务等,确保社会参与的广泛代表性、自主性和自觉性。同时,以制度保障教育大数据的合法适度开放性,为社会参与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持。

  二是以强化职能扩展社会知晓度,以教育督导大数据引导社会舆情。应当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为标准,建立健全能够使教育督导在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中与决策权、执行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体制机制,科学设计并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在督政、督学和教育质量监测中应有的纠错、预警和激励功能的制度与实施办法。其中,以确保独立行使教育督导职能为重点,重视建立和完善以教育督导为主要牵头单位的教育事务投诉平台,为人民提供与监督权相匹配的投诉渠道;建立和完善教育和学校发展、教育质量提高的风险预警机制和信息数据平台,在促进政府教育决策科学化和提高学校科学发展水平的同时,正确引导人民教育需求和有关教育、学校的社会舆情;强化教育督导的整改权和纠错功能,建立和完善教育督导提议问责、由相应人大和党政机关启动问责的法定程序,为人民提供政府教育工作精准治理的充分信息。

  三是以督导方法和技术现代化提升督导结果质量,以督导数据库的现代化建设提升、增强人民对教育督导的充分信任。教育督导应抓住三大工作重点:首先,要逐步适应和使用全数据处理方法,在继续使用抽样方法等掌握学校、师生的具体生动信息的同时,重视和加强全数据处理方法,提高教育督导结果信息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全面性。其次,在国家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应加快建设以教育督导为牵头单位的教育大数据库建设,提高教育督导结果信息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再其次,要尽快制定教育督导大数据发展战略规划,加强教育督导大数据库建设和大数据治理能力提升。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返回光明网首页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