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全国人大代表热议民办教育、乡村教师等话题

--------------------------------------------------------------------------------
点击次数:1772  发布时间:2018-3-12 10:40:32

 

来自教育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在会议休息期间聚在一起热议教育热点话题。



  文/图 半岛特派记者 李晓哲 徐杰 

  “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全国两会上释放出诸多教育领域利好消息,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消除城镇“大班额”,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支持社会力量创办职业教育,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等等。3月11日在会议休息期间,来自教育领域的多位全国人大代表聚在一起,畅谈如何实现教育公平,并针对教育评价一刀切、民办教育营利性等社会关注的问题给予自己的建议。正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讲,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 

  教育的评价要回归到发展上 

  教育公平一直是社会关注的话题,也是教育领域孜孜以求的目标。“如果只用一把标尺,大量的学生都是失败者,大都是淘汰者。”3月11日上午在会议休息间隙,来自教育领域的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围坐在一起,畅谈百姓关注的热点教育话题,而在谈到教育的意义如何实现时,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张志勇表示,教育的成果肯定不能只用一把标尺来衡量,他说,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要找到适合他(她)的最好的教育。而什么是好的教育?“如果高中老师发现一个孩子的水平连初中水平都达不到,就从初中开始教起,这就是好的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聊城市实验中学副校长窦延丽紧接着说,适合学生学情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身为英语老师的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成武县第二中学高级教师许富华表示,“当然,我现在在接触新一批学生之前要给出一套卷子摸底,了解他们的情况,再按照他们的程度进行规划课程安排。” 

  “如果把一个年级学生的英语按照程度分成三个档,其实老师的工作反而更清楚了。”张志勇对这种做法表示肯定。他说,所有的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家庭背景、学习基础、学习环境都不一样,个性也不一样,差异很大,要用一把尺子,用一个考试的成绩,用一个升学率来衡量,肯定大量都是失败者,只有少数孩子是令人满意的。而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就是不能只看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要看孩子的发展。“要回到每个孩子的发展和进步上看我们的教育质量。要按照孩子的基础重新确定孩子的课程难度,再根据课程难度进行重新编班。” 

  代表们议论,这样会不会引起家长们的反对?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济宁市普育回民小学副校长文冬表示,“我认为应该推动这个事儿,确定了这么做之后,首先要开家长会,要让家长明白这样做恰恰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质量,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为了提高教育质量。” 

  民办教育应体现公益性 

  此次讨论中,关于民办教育的话题也引发了热烈的讨论。窦延丽代表率先抛出这个问题:“对于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之间关系的问题,我们那民办教育都已经超过80%了。并且还有现象是,很多民办学校招生也需要考试,考完之后它把成绩好的学生选拔去了。一方面家长也抱怨民办学校的学费太高了;但另一方面他们拔了尖子生去了之后,升学率就高,升学率高了之后很多家长就更希望把孩子送去了。” 

  张志勇表示,这个事情不是单纯的公办和民办比重问题。义务教育阶段,国家不允许民办教育具有营利性,这是非常清楚的一点,但还存在这些百姓诟病的现象。这样搞下去,教育容易搞乱了,没有规矩。 

  许富华也感同身受,“这在城乡教育的差距方面体现得更加明显,教育不平衡的现象就更加突出。感觉都有些乱了。” 

  文冬说,“现在各行各业发展也处在矛盾中,也算正常的现象。我们要去应对问题。” 

  窦延丽认为,“教育的公平性要体现,这要看企业家办学的目的是什么,办学的出发点要尊重规律。再一个,招生方面一定要体现公益性,尽社会责任,要是单纯以营利为目的,成了产业了就不行。教育不能办成产业。”张志勇明确,义务教育是政府必须要履行的公共服务,不能推向企业或市场。“我们作为人大代表必须要履行这项职责,要旗帜鲜明地跟有关部门反映这个问题。”他说,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在于,有钱人才有机会花高价钱去买,对普通老百姓是不公平的。如果社会分化从教育上就开始,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企业家办教育我们欢迎,但应该是公益的,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必须坚持,这是法律规定的。 

  建议乡村教师按里程发补助 

  窦延丽这次上会也带来了自己的建议,在交流的时候也征求了其他代表的意见。其中一个建议是关于教师编制的问题。她说,现在县级以下的学校编制都是以县级为标准统一配给的,实行退多少补多少。但这些补充没有考虑因为学生增加而进行增补,有些甚至还没有补到教师一线。按照规定学校的老师配比应按照学生的数量来决定,这样一来学校尤其是基层学校的教师缺编严重。此外,目前产假式缺编的情况也很普遍,“我调研的一个学校请产假的有16位老师,占该校8%的老师,临时性产假缺编比例非常高,并且每个学期都有这种情况。”而教师缺编就会影响教学质量。对此她提的建议是将教师的编制单独核算,不要跟整个县的在编人员混在一起。 

  对于提高教师待遇方面的建议,窦延丽说,乡村教师离城市远,现在补贴少,按一位在农村工作25年的老师可以领到220元补贴来算,农村的岗位吸引力就不大,光讲奉献是留不住人的,这就造成了农村教师的流失。她咨询了云南代表团的代表,得知当地实行的是“500+X”制度,就是农村老师基础补500元,再根据距离县城的远近发放相应的补助,金额一般在一两千元,这样农村教师岗位对人才的吸引力就比较高。她还建议提高班主任的待遇。 

  第三个建议是要求将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纳入学校教学体系。现在心理健康的问题是应该全民关注的,心理健康从娃娃抓起,纳入课程后,每星期有心理健康课,对孩子们的心理就能实现实时的监测和引导。而现在学校大多只有一个心理咨询师,不在编,能体现的作用不大。要保证心理健康老师持双证上岗。此外,心理健康跟家长的关系很大,打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通过智慧课堂等帮助家长更好地教育学生。 

  注重本土名师资源的培养 

  讨论会上,其他代表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许富华建议各地各学校应该重视自己的名师培养和资源利用,将这些知根知底的自家人利用好,为学校制定因地制宜的教师队伍素质提升方案等,最终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文冬也对加强小学科学教育有关的建议拿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 

  张志勇在接受采访时,也谈到了学前教育的问题。他说,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体制要改革。现在学前教育增长最快的地方是县城、城区,这因为二孩政策主要在城市增量导致的。城镇学前教育资源不够的问题必须要解决好。学前教育还要解决好教师的待遇和保障问题。这支队伍待遇太低,这包括收入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有些老师的五险一金基本不交,包括在乡镇的公办幼儿园的非在编教师。”他认为这一点应加大重视和支持力度予以解决。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