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教育部长陈宝生谈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好3件事

--------------------------------------------------------------------------------
点击次数:2061  发布时间:2018-3-12 10:37:17

 

近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教育部近年来大力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作为固本工程和铸魂工程来抓。我们一起听听陈宝生部长怎么说。

  陈宝生: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好3件事

  第一,老师的培养很关键。要让各个学段的老师喜欢优秀传统文化,能有这方面修养,开口就能“白日依山尽”。

  第二,新编中小学教材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特别是经典名篇的比重。目前中小学教材中的优秀古诗文比例已经提升了,这很必要。诗歌朗朗上口,又有节律,读起来能调节身体,还能调节心情,孩子们会很喜欢。必须把教材建设这件事做好。

  第三,建设校园文化。如何让校园成为学生们学习、交流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乐园?这是教育部一直探索的课题。我们正在做的一项工作,是把戏曲、传统舞蹈、书法等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要素引入校园,目前取得很大进展。未来,还要进一步做好这件事。

  17名政协委员联名提案 推动经典进校园

  近期,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火了。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定风波》、元代画家王冕的《墨梅》、清代诗人袁枚的《苔》……节目用现代音乐重新演绎经典,节目的热播也成为两会讨论的热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在两会上提出的“将《经典咏流传》式的美育教育推广到基层和全民”提案,获得17位政协委员的联名支持。

  关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随小编一起看看,齐玫、廖华歌2位代表都有什么建议。

  传统文化进课堂重点是融会贯通

  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博物馆首席研究馆员

  齐玫

  建议将优秀传统文化写进教材、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延续。

  将优秀传统文化带进课堂,重点是融会贯通。要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基础教育教学相关科目中,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让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怀。

  在师资力量培养及教材编写过程中,学校可以聘请高校、博物馆、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参与课程教学及教材编写。

  坚定文化自信要从青少年抓起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作协副主席

  廖华歌

  坚定文化自信,要从青少年抓起。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顶梁柱。建议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加大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覆盖范围。让青少年“吃水不忘挖井人,乘凉不忘种树人”,让他们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找到动力,发现中华文化之美,将文化自信自植于心,并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凝聚起建设伟大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