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教育技术现代化了 为何我们还那么忙

--------------------------------------------------------------------------------
点击次数:1897  发布时间:2017-11-13 12:20:19

 

  前几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一好友发的一句话:为什么技术越来越先进了,我们却越来越忙了?

  仔细回想这句话,不免深有同感。拿学校来说,信息化时代的数字校园,现代化的教学、办公设备一应俱全。然而,从校长、副校长、中层领导到众多教师,却仍然感到工作繁忙和紧张。

  现代技术的进步,理应减轻劳动者的劳动强度,把劳动者从过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信息技术教育时代,靠人走、骑车、带话等方式发布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通知的时代已退出历史舞台,传统的“粉笔+黑板”教学模式也渐渐式微,新的教育管理格局已经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层级间的文件可即时传达至基层学校,基层学校的动态信息也会及时逐级向上报送。单纯从管理的角度而言,技术的进步,带来了管理的优质、精细和高效,这当然无可厚非。

  问题是,来自上级的发号施令,某些地方过多地追求“短平快”。有的工作和任务,容不得学校有思考、计划、决定和实施的机会,这里布置,那里就要有成果,要提交。比如校园内一些“创建工作”,比如“年年填系统,月月送报表”,虽有夸大之成分,但也着实透露出,技术的先进,反而使人的工作越来越忙了。

  单就教师的教学而言,教育技术的现代化,至少应该带来教育教学两个维度上的变化。一是教师教学的有效、轻松,二是课堂教学当中学生学习的高效、低负。不容乐观的现实情形是,教育技术现代化未能有效弥合师生教学的切合点,也未能点燃知识的生成点。多媒体上观课、电子白板上模拟课,等等,成为所谓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后遗症。大量冗余的信息在课堂上散发,诸多游离于教学的互动交流充斥课堂。

  剖析这一问题症结,不难发现,其固然与教师对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有关。这正切中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要害,因此,要下大力气培训教师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培训是必要的,提高也是必须的。但如果就此认为,是由于人对技术掌握的不够熟练,影响了教育技术的应用,这显然是将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狭隘地固化为“技术”。

  几年前与我共事的一位老教师曾讲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们谁都没见过电脑、打印机。学生的试卷,先整理抄到备课本上,再誊抄刻写到蜡纸上,油印好,晾干后发下去,这个过程让人有一种无法言说的享受!

  细细品味,这位老教师的言语当中饱含了他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敬畏之情,融汇了他对教学的专注投入,对学生的深厚的情感投入。作为教师,能自制命题试卷,这着实考验教师的教育教学的功力,且不要说日常的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等。

  在没有电脑、打印机和网络的时代,教师凝心聚力盯着教学。教育技术现代化的背景下,也不能说是教师不投入教学,他们确实很忙。为准备一节课,在网上备课、下载课件、制作课件,等等,花的时间更多。教育技术无论怎么变革,怎么进步,教师对教学、对学生决不能掉以轻心。教师的工作永远忙,但现在教师的忙,与上一辈老教师那时的忙,在我看来,有很大的不同。有一个问题确实应当引起我们重视,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信息流强势猛冲,诸多模式化的教学改革,左右着学校教师的教学。学校的定力不稳,教师的定力飘忽,今天这个模式,明天那个理念;今天这个“创建”,明天那个“争创”,教育整体的外部态势是跟风而进,没有更好地为教师提供一个心态平和、幸福教书的空间。(葛昌明 作者为甘肃省景泰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