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以研究生教育发展推进高校供给侧改革

--------------------------------------------------------------------------------
点击次数:1874  发布时间:2017-11-6 16:06:58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教育研究者,笔者深刻赞同这一判断。笔者认为目前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即如何减少或者缓解“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教育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在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方面尤为突出,因为微观层面上,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与最广大人民的联系更为直接。而在研究生教育层次上,人们对这个矛盾的关注与讨论相对较少。但研究生教育发展方面的不平衡与不充分,同样会在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我们研究发现,虽然在整体层面上,我国研究生教育对于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在进行地区比较时发现,研究生教育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而西部地区已经处于显著性边缘,中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不显著。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发现,东部地区的研究生毕业生规模最大,并且大多数毕业生毕业后留在东部,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西部地区的研究生毕业生规模较小,但也有一定比例留在了西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部地区的研究生毕业生规模虽然较大,但很多都流向了东部,导致中部地区尽管研究生教育规模较大,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却不大。

研究生毕业生的自由迁移,对其个体而言是理性的,是为了追求更好的个体发展平台;然而研究生毕业生个体对自身美好生活的追求,却造成了地区之间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具体而言就是导致中部地区的研究生教育和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这一现象也会损害相关地区、机构发展研究生教育的积极性。

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则是进行相应的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包括类型结构和学科结构的调整,进而使得个体层面的追求和地区、国家的发展相一致。具体而言,可以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扩大匹配当地产业结构的学科研究生规模、扩大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专业学位的发展,尤其招收工程硕士等在职专业学位学生,并让这些专业学位学生毕业后能够留在当地进行经济社会建设。

其次,专业学位的供给与需求存在不匹配、不平衡问题。专业学位是指为了满足社会对高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而设置、有特定职业去向的一种学位类型。国际上的研究生教育大国都有科类齐全的专业学位。我国的专业学位已经有二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目前主要集中在研究生教育阶段,例如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硕士等。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需要大量专业学位毕业生阶段,专业学位学生也有很多诉求。但是很多高校作为供给侧,却很难在短时间内满足专业学位培养的要求,比如校外联合导师或者兼职导师、教材建设、案例库建设等。这就导致一方面用人单位大量需求高质量的专业学位毕业生,另一方面却又觉得目前专业学位毕业生达不到用人要求。

针对专业学位培养模式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的不平衡,解决方案是继续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对专业学位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构建系统的、政产学研相结合的联合培养机制。具体而言,对积极参与专业学位培养的产业界给予不同形式的支持,例如减免这些单位员工进行专业学位学习的学费等,推动产业界积极主动参与专业学位的培养,从而缓解专业学位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不匹配、不平衡问题。

(作者李锋亮 系清华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

《中国教育报》2017年11月06日第6版 版名:高教周刊·改革探索

 


—— 信息源自:李锋亮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