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教育“红包”回应公众关切

--------------------------------------------------------------------------------
点击次数:1945  发布时间:2017-11-6 15:59:03

 

家长抱怨学生的“家庭作业”成了“家长作业”?宁夏教育部门果断叫停: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检查作业、签字;学校办运动会担心师生安全?昆明拟出台新规:中小学开运动会要给每位师生买保险;有大学生在校期间已婚?南开大学温馨开设“夫妻宿舍”……一项项贴心举措,恰似一个个教育“红包”,让公众尤其是家长、学生群体有了满满的获得感。

群众利益无小事,公众的教育关切同样应当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应。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择校热、“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涉及面广、关注度高,历来属于公众对教育问题上的重大关切。近年来,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正面回应,并在实践层面得以扎实推进,有的初见成效,有的取得重大进展,有的已经得到有效缓解,为公众送上了一个个沉甸甸的教育“红包”。当然,我们不能把目光停留在这些较为宏观的问题上,一些看似不大的问题,因为直接关系日常生活,对公众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家庭作业”变“家长作业”就颇具代表性,最近这成为教育舆论场一个热点话题。不少家长在谈到陪孩子写作业时大倒苦水——经常熬夜、题目太难、作业量大,等等。甚至有网友发帖称因为陪孩子写作业“急到心梗”,虽然事情的真实性难以验证,却引发不少家长跟进热议。家长陪孩子写作业看似不算什么大事,且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此举也不乏益处,但从舆论风向以及媒体报道的诸多案例来看,这确已成为不少家长眼中的“苦差”。因此,当宁夏教育部门日前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不得要求家长对书面作业检查并签字”,收获一片赞扬便毫不奇怪了。积极捕捉公众教育关切,并及时出台有效措施,这样的做法值得点赞。

值得点赞的地方教育部门并不少。在昆明,该市教育局近日举行《关于全面加强中小学校运动会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听证会,《意见》明确,中小学校要为每一位参与运动会的教师、学生购买保险,鼓励和提倡学生家长或其他监护人为学生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在新闻评论区,“是好事”“应该如此”“这下大家都放心了”等成为主流声音,更有教育界人士认为“这解决了一个老大难问题”,不仅可以让学校放开手脚组织开展体育运动,更有效预防了潜在的各种纠纷。

事实上,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整个教育系统都掀起了学习十九大精神的热潮,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日前,教育部党组研究决定,十九大闭幕后立即启动实施“写好教育奋进之笔行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生动实践。应当说,各级各地教育部门积极出台措施,从不同维度、不同切入点回应公众教育关切,正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生动体现,正是对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号召的积极响应。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日前表示,要实施“答好人民关切题”行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注、关心和关切,为老百姓送出实实在在的教育“红包”,为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挥基础作用。

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日前联合公布的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2016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首次超过3万亿元。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发给中国教育的一个超级“红包”,是“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的强有力例证,极大地提振了整个教育战线建设教育强国的信心和决心。

教育“红包”重点不在大小,关键要实实在在,真正想公众之所想、急公众之所急,哪怕只是解决了一件小事,提供了一项便利服务,也是在为办人民满意教育积攒正能量。我们真诚期待,各类教育“红包”越来越多、越来越及时,而中国教育也将因此越来越好。

《中国教育报》2017年11月06日第2版 版名:中教评论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