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更好的教育筑就更好的中国

--------------------------------------------------------------------------------
点击次数:2349  发布时间:2017-10-19 10:47:18

 

时间,是忠实的记录者。

扎实的“数字”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注入底气:2016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首破3万亿元,比上年再增7.36%。2016年,进一步明确“一个不低于、两个只增不减”要求: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

一升一降,彰显中国教育质量的提升:从2010年起,虽然中国进入人口红利下降期,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从74.5%下降至2014年的73.4%;但与此同时,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人口占比明显提高——人力资源红利将大大抵消人口红利下降的影响。

5年,中国教育步履坚定,始终不懈的,是对公平的执着,对质量的追求。5年,中国教育迈进世界中上行列,教育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大。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中国教育在探索中奋进,回应时代课题,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教育的梦想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1、立德树人,夯实强国之基

价值观乃立人之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立人的“第一粒扣子”。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上升到了“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战略高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覆盖大中小学校。立德树人成为教育改革的先导、发展的基石。

“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感慨就是:思政教育的春天来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徐川代表深有感触,“思政教育不仅‘传道授业’,更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要把外化的教育引导目标内化为感同身受并身体力行的思想意识与自觉行为,绝非一件易事,更不能凭喊破嗓子的一时虚火,而要靠‘润物无声’的真功巧力。要有真本领,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校园里,读诗、品诗活动让现代人在上下几千年的传统坐标中,找到精神归宿。“新中国历史上首次成立了国家教材委员会,由教育部统编的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投入使用,更全面、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融通课内课外。”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蒙曼代表表示,这三科教材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重要的抓手。在中小学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师资力量成为一个现实问题。她建议,相关部门统筹协调,加强师资培训,比如通过远程教学,开发针对教师的系统课程。

新型师生关系正成为不少教师自觉的追求。“作为老师,我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和青年学生在一起。”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凌解放代表在和学生的交往中,追求的是朋友式的关系,教学相长,和他们平等交流。“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越来越小了,对学业水平的追求越来越高了,这5年,学生越来越自信,能力越来越强,我对他们充满信心。”

亦师亦友,沉醉其中,是心灵的滋养。“教师职业带给我的是巨大的荣誉感、踏实感、责任感和压力感。这是一个启迪人心灵的、塑造下一代的事业,我愿意把我心仪的文化传授给学生。”蒙曼代表说。

“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在每一位教育者耳畔时时回响。

2、更好的教育,凸显升级发展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说。

理念是指引。“更好的教育”意味着中国教育要从“低重心”发展战略,即把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初、中级人才摆在突出位置,升级到“高重心”的发展战略。“双一流”建设吹响了中国高校冲刺国际前列、打造世界顶尖学府的“冲锋号”。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品质人才,迎接时代挑战是国人的期盼。学校正努力构建以一流学科为基础、一流师资为保障、一流文化为根本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双创’教育引领,为民族复兴、人类进步培养一流人才。”郑州大学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郑州大学校长刘炯天代表说。

在基础教育领域,更好的教育就是让更多的学子享受更适合的教育,有更多的时间在更宽阔的空间里自由呼吸,自主成长。

“苏州教育由‘基本均衡’起步,已经进入全面提高质量的‘优质均衡’新阶段。”苏州大学副校长张晓宏代表认为,“从基本均衡向高位均衡升级”是在缩小义务教育质量差距、实现优质均衡,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现实需求。

“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一开始,我们重视教给学生知识,后来发现培养学生的能力更为重要。但即使这样,也没有达到教育的根本和全部,教育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唤醒自己,最终成就自己。这必须在学生自主选择的状态下才能实现,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就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代表对此深有体会,他认为,一个安全健康的学校生态,应该是每一个孩子都觉得自己和校长是朋友,他们可以真实地表达意见,也可以把不成熟的甚至“错误”的一面暴露出来,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教育的契机。

3、公平,成就每个人

串串数字写下改革沉稳的步伐: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7.4%,取得跨越式发展;小学净入学率达99.9%,初中毛入学率达104%,已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毛入学率达87.5%,基本普及了高中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2.7%,接近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

更好的教育,是对公平的坚守。黑龙江省铁力市工农乡中心学校教师仲威平代表没想到,与粉笔、黑板相伴多年的她,现在使用起电脑,走进了数字化时代。

越来越多的乡村学校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得益于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史上财政投入最大的单项工程——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计划。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已新建扩建校舍1.65亿平方米,配置了价值80多亿元的新设备。

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创造出彩人生。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关头,“教育扶贫”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党和国家始终将教育扶贫作为扶贫开发、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

在贵州,坚持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通过开办精准脱贫班,动员贫困适龄学生和未就业青年入学就读。贵州省毕节市委书记周建琨代表说:“目前已建成双山职教城,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校舍建筑面积达到80万平方米。”

2016年以来,海南确定了“全上学、全资助、上好学、促成长”十二字目标。海南省教育厅厅长曹献坤代表告诉记者:“全省中职学校开设了93个中职扶贫励志班,现在读学生2805人。帮助贫困学生在中职、大学毕业后100%就业。实现义务教育‘衣食住行学’财政兜底资助,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程特惠性资助体系,已发放特惠性资助5.35亿元。”

今天的中国教育,赢得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日益成为中国的品牌:英国将中国小学数学教材引进课堂;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上海教育的成功经验让世人惊叹;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上的竞逐,中国大学不再是“陪跑者”……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讲,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和未来;从国家发展的角度讲,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在人才培养改革中释放的巨大红利将擎起更加美好的中国。(记者 靳晓燕 姚晓丹 苏雁)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