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教育现代化应与城镇化相辅相成(大家手笔)

--------------------------------------------------------------------------------
点击次数:1941  发布时间:2017-7-10 11:47:26

  教育现代化本质上是人的现代化,是人的学习能力不断增强、生命质量不断提升、人格修养不断完善的过程。从价值理念上看,现代化的教育是全纳的,无论你贫穷还是富有,也无论你居住在城市还是乡村,每个人都能接受完整的教育;现代化的教育是公平的,每一个生命都同等尊贵,都具有独特的发展潜质,每个人在教育上都能得到公正的对待;现代化的教育是适恰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禀赋和生活经验,要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优质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现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当前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也给教育现代化带来巨大挑战。如何使教育现代化与城镇化相辅相成,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城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变迁过程,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迁移、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城镇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大致要经历起步、加速和成熟三个阶段。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和广度都超过世界一般水平,随之而来的热点、难点问题也较为特殊和多样。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教育可以说是遭遇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城镇化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引发了教育资源配置难题。比如,以小学为例,近些年来我国乡村小学、乡村教学点大幅减少。总体来看,当前城镇教育面临征土地、建学校、雇教师、配设备、投资金等压力,乡村学校则面临校舍资源浪费、学生规模不足、教师结构缺编、经费保障困难等教育质量提升困境。另一方面,受城乡二元结构惯性的影响,农村人口流动性与教育管理属地化矛盾十分突出,针对农村流动人口的城市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随父母来到城市的孩子面临就读公立学校难、教育花费高、参加中考难、学习适应难等一系列难题,留守儿童在乡村接受教育则要承受与父母分离、关爱缺失等苦痛。因此,科学把握我国城镇化的特点,努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当前推进教育现代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城镇化进程中解决好教育现代化问题,其意义绝不仅限于教育本身,而且事关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从实际情况看,我国的技术追赶优势正被压缩,创新驱动活力有待激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低劳动力成本、先进技术追赶等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随着我国科技水平日益接近世界技术前沿,直接获取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的潜力逐步耗尽,由进口新技术向自己发展新技术的过渡迫在眉睫,自主创新成为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更好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选择。未来,随着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将被逐步淘汰,技术密集型产业将不断发展,这要求我们必须通过教育现代化使劳动者掌握“可迁移性技能”、具备“城市再就业能力”。根据有关统计,2010年,世界上真正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其完成高中阶段教育的人口比例高达72%,而我国的比例要远远低于这一水平。因此,只有通过教育现代化激发创新活力、累积和挖掘人力资本红利,才能更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邬志辉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