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最好的教育其实就在身边

--------------------------------------------------------------------------------
点击次数:1978  发布时间:2017-7-10 11:46:01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细品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会领悟一个小哲理,那就是我们苦苦寻找的答案,往往就在身边。

比之于教育,这个领悟同样成立。哪里才有最好的教育?谁能让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孩子如何才能真正收获成长?……对优质教育的渴求、对教育真经的追寻,就像辛弃疾笔下的“那人”,成为许多家长的终极求索。而每到寒暑假的关键节点,这种渴求变得格外强烈,追寻的方式似乎也五花八门。

有媒体调查发现,虽然刚刚参加完闭学式走出了校门,但许多孩子的面前已有很多辅导班如约等候。他们的家长早早为其报了各种辅导班。调查中,对于“是否有计划让孩子参加暑期培训班”这一问题,54%的家长表示“有且已经报名”,28%的家长表示“有但还未报名”。一些机构为了“备战”暑期,早在一个多月前就推出了各种“报名优惠”措施,打起了宣传大战。

不只是报辅导班,有些家长还花费重金,让孩子参加各种夏令营、校园考察、文化体验等近来比较时髦的项目。据《新华日报》报道,进入暑假,南京各大高校、博物院、科技馆等场所随处可见一批批外地“小游客”,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游玩。这些可不是普通的旅行团,而是时下正火爆的夏令营。一家号称“全球华裔孩子暑假首选”的夏令营机构,今年就推出新产品:只要5880元,就能培养孩子“领袖气质”。

且不说领袖气质能否培养,投入重金就真的能助力孩子成长?其中是否有安全隐患,导游或教练是否有相关资质?另外,一定要上辅导班,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有参加了各种看似高大上的夏令营,孩子才能得到锻炼?把孩子交给看上去很“专业”的机构,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让孩子假期充充电,早学、多学一点,多一些体验、感悟,家长们这些朴素的想法不难理解,但问题是金钱的投入并不一定带来可期的回报。专业机构的老师或许学识深厚,比父母懂得多,但不一定能教好孩子。孩子的身心特点和教育规律告诉我们,好的教育无非是孔子所谓的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在难得的亲子较长相处时段里,与其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别人教育,不如把孩子放在身边,从其现状出发,予以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才是值得推广的教育之道。

这是因为,只有家长最了解自己的孩子,能根据其优点和缺点予以有效帮助。而且,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的不仅是知识,还包括情感方面的满足、价值观层面的引导、学习动力的激发。大量事实证明,有父母陪伴的教育是最美的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有父母高质量陪伴的孩子,更有安全感、幸福感,亦能萌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这方面,浙江衢州高三男生方正天是一个正面案例。据《钱江晚报》报道,小方酷爱爵士鼓,但学习成绩一般。为了支持儿子打爵士鼓,小方的爸爸方光明没少付出:儿子在家里打鼓噪声太大,引起邻居投诉,方光明挨家挨户登门道歉。为了让儿子更好练鼓,方光明在相邻小区买了个地下车库,并陪伴孩子打鼓……如今,小方已被美国一所名校录取,将赴美国求学。父母发现孩子身上的个性和优点,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帮助,这是教育的本质所在,也是此案例给予每个人的教育启示。

父母们要明白一个道理,真不见得花费越多,对孩子越好。让假期过得有意义,父母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把孩子带在身边,一起做一下人生规划,或一起旅行,或做一项课题研究,这些都能给孩子实质性的帮助。即使是和孩子在家中或到大自然中玩,也是有收获的。《人民日报》就刊文指出,没有一种“玩”毫无意义。比如“过家家”,孩子会构思社会生活事件脚本;比如用积木搭楼梯,孩子会不自觉用到递增、递减的数学方法;比如棋牌、运动类游戏,暗含规则意识和合作能力……无论是哪类游戏,都是幼儿对事物的探究。

当孩子学会了玩,享受与父母一起玩的过程,教育就变得温馨而多彩。如果说这个世界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最适合的教育,那么最适合的教育一定不是拿出不菲资金让别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是陪伴孩子帮其找到学习的动力、方法,这也许才是过暑假的最好、最有意义的方式。

《中国教育报》2017年07月10日第2版  版名:中教评论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