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寒门再难出贵子?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是关键

--------------------------------------------------------------------------------
点击次数:2361  发布时间:2017-7-7 11:08:07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实习记者|施冰冰 李慧萍
见习记者|刘宝

    “十年寒窗,一朝题名”无疑是莘莘学子坚定踏过高考独木桥的一种信念支撑。随着2017年各地高考成绩的出炉,各省市高考状元毫无例外地再次成为各大媒体及社会关注的焦点。近日,某报微博一则题为“35%高考状元来自教师家庭,九成选清华北大”的博文引发热议,该博文中列举大量数据证明,各省市文理科排名前十的“高考学霸”均来自各省会城市,也多来自“高知”家庭。看起来,相关数据事实下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似乎并非空穴来风。近几年,有关“寒门再难出贵子”的争论一时将“出身、经济、教育资源”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推至风口浪尖。农村地区的学子,有着较低的起跑线,真的只能品尝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的“苦果”吗?

省会盛产状元 发人深思

    根据中国校友网对全国各省级高考状元的调查显示:2007~2016年全国共有约837名高考状元,其中全国出状元最多的前十名城市中,乌鲁木齐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是昆明、银川、西安、海口、长沙、成都、贵阳、衡水、长春。从数据图上看,状元密集的地区均属省会或首府城市,这种明显优势让许多“庶出”地方的学子望而却步。
    “省会城市就好比该省的‘妻’,而其他非省会二三线城市则为‘妾’,不同地区的学子,自然也就有‘嫡庶’之别。”教育学专家陈明以此来比喻地区政治经济氛围差别带来的教育不均衡。在我国,教育资源分配失衡与教育不公是存在已久的问题,根据此前中国教育科学院对全国186个区县的调查发现,各区县义务教育阶段发展水平不一致,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间校际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除此之外,在投入教育资金方面不同地区间也有出入。有数据显示,上世纪90年代,上海地区基础教育生均经费为7935.5元,而贵州地区则是1253.65元,由此可见发达地区与边缘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生均经费相去甚远,且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扩大。
    “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层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而且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我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的孩子或者农村的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所以这就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能比他们走很多捷径。”2017年北京市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说:“现在的状元都是这种,就是家里又好又厉害的,我父母是外交官,从小就给我营造一种很好的家庭氛围,包括对我学习习惯、性格上的培养都是潜移默化的,因为我这每一步的基础都打得比较牢靠,所以最后自然就水到渠成。”这一番直接且诚恳的言论,让高考或成为“阶层”间的比试,让“学习有捷径道路”的事实,再一次得到佐证。
    依据相关数据显示,2008~2010年陕西西工大附中的清华北大升学率占全省的32%~39%,重点地区的重点学校会吸引优质的师资队伍、高分的尖子生、几乎所有的教育资源,加上各项优惠政策的辅助,才造就了这些学校年年屡创新高的升学率。“年复一年,这种差距会不断加大,‘嫡’‘庶’两军的并行,将意味着‘嫡出嫡,庶出庶’,加剧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以致使得寒门更难出贵子。”陈明说。

寒门贵子 难却可贵

    所谓寒门贵子,是指寒门出生的子女在现今社会环境下难获得成功。资料显示,早在几年前,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就已逐年下降,下降幅度达两成,一时寒门与贵子变成了对立的双方。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今天,寒门出贵子是否已然且必将成为稀有事实?值得教育者与社会各界的深刻反思。
    刘媛媛是来自寒门的北京大学法律系研究生,她用“上天给了你比别人低的起点,是为了让你书写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来鼓励寒门出身的自己,也用来鼓励寒门出身的很多人。2014年7月,刘媛媛凭借《寒门出贵子》的演讲一举成为第二季《超级演说家》冠军,作为十足的寒门贵子,刘媛媛更相信绝地反击的力量。
    2017年各地高考状元中,也不乏有出身贫寒的例子,因一封给清华大学的请愿书而赚足泪点和关注的甘肃残疾考生魏祥,便是如假包换的“寒门贵子”。由于身体原因,魏祥的生活起居都必须由家人全程照顾。父亲的过早离世,身体的残疾,以及母亲一人夜以继日的照顾、养家,是魏祥求学路上的巨大动力。母亲12年风雨中背着魏祥穿梭于小学中学到高中的大街小巷,如今一朝高考,魏祥以648分的成绩报考清华大学,并书写《一位甘肃高分(648)考生的请求》,向清华大学寻求一处解决母子俩住宿的陋室。随后,清华招生办通过微信平台用一篇题为《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回文,为魏祥提供满意的住宿条件,并以此鼓励在求学路上荆棘丛生的学子们。“来路或许不易,命运或许不公,人生或许悲苦,但请你足够相信。”
    然而,这些终究只是个例。教育资源的不均、城市贫富的差距以及阶层间存在的不公在无数学子面前犹如是输在起跑线的必然因素,黑夜中徘徊的莘莘学子,挣扎于教育知识不平衡的海洋,渐渐远离了高考名校的海岸。但也仍有背负着家庭经济与身体因素双重压力的学子,他们或携笔从戎或回馈基层亦或致知穷理投身研究。
    “寒门出贵子虽难,但也可贵。”专家陈明在采访的最后表示。

精准扶贫相助 寒门可出贵子

    近几年关于“农村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大学”的讨论愈加热烈,全国各省市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农村学生的升学机会,但家庭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积累相对薄弱的农村学生,在进入高水平院校获得优质高等教育等方面仍处于劣势。对此,北京安杰(深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深圳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潘翔表示,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每个家庭的条件不一样,提供给孩子受教育和上升通道的机会就不一样。“拼爹”的说法虽然有些绝对,但某种程度上不无道理。家庭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孩子的命运和成长路径。不可否认,寒门也有出贵子的,但从机会概率看,比知识分子家庭、中产阶层家庭出贵子的概率要低得多。
    潘翔作为长期与教育部门、教育人士打交道的业内律师,他还站在“过来人”的角度认真分析了社会对“寒门难出贵子”的看法。他认为在当下社会转型时期,孩子学习是否发奋,不再是寒门出贵子的必要条件。孩子能否考上好学校,能否走上社会的上升通道出人头地,取决于诸多外因。
    潘翔表示,首先,受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均衡程度影响,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一线城市的教育资源比东西部地区发达,城市比农村的教育资源发达。其次,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差距拉大,高收入阶层和中产阶层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从早教就开始,有条件的家庭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渠道为孩子选择教育质量优良的幼儿园、小学、中学,这也一度提高了“学位房”的高房价。越是刷“状元率”、“升学率”的学校越受到家长追捧。而普通人家和低收入家庭人家的孩子,只能被动地接受能够就读的学校,从小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再则,有钱人家的孩子就算考不上国内大学,家长也可以送孩子到国外自费留学。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显然没有这个经济条件,就连考上了公立大学交学费都捉襟见肘。最后,中国是个人情社会,有人脉资源的家庭会为孩子的就业、创业提供帮助和寻找机会,而普通家庭的孩子只能靠自己。
    我国在2020年要实现全面小康,打赢全面建设小康攻坚战需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对于如何改变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让每一个孩子无论其家庭贫穷富贵都能均等享受到良好教育的机会,潘翔认为,精准扶贫也是关键。
    他表示,一是精准扶贫,将扶贫资金、资源直接下沉到真正需要帮助的群体,让穷人的孩子读得起书,上得起学。二是加快农村城镇化的进度,提高优秀教师愿意到农村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三是打破教育资源的垄断,改良中小学学校招生制度,将制度设计得更加合理公平和人性化。四是对贫穷家庭的学生减免高中、大学阶段的学费,将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一个公平公正法治的社会,应该为每一个愿意奋斗的孩子提供均等的上升空间,不能封闭穷人家的孩子通过受教育、努力学习改变自身命运的上升通道。要给予每个孩子受到良好教育的均等机会,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样社会的发展才会充满希望。不能让贫穷代际传承,否则会伤了社会底层群众的心”。
    “就像浙江省一名数学特级教师盛志军在上完最后一节课后的选择——去农村中学培养师资一样,加快我国精准扶贫的步伐终会一步步提高农村及偏远地区的教育水平,达成寒门可出贵子的效果。”潘翔说。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