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教育培训缘何频频跑路 裸奔格局如何改变

--------------------------------------------------------------------------------
点击次数:2447  发布时间:2017-6-13 17:04:54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陈文 

  预付费模式并非教育培训行业独创,在央行许可开展业务的第三方支付从业机构中,绝大多数涉足的都是预付卡业务,即使在央行的强监管下,也出现了为数不少的诸如畅购这样挪用预付卡备用金的恶性事件。在绝大多数教育培训机构自行收取预付学费,且资金完全没有任何监管的现状下,不难想象何以出现那么多机构和个人捐款跑路、挪用资金等问题。

教育培训缘何频频跑路 ,裸奔格局如何改变教育培训缘何频频跑路 ,裸奔格局如何改变

  《人民的名义》中,提供了不止一个教育培训诈骗的案例。其中比较经典的一个是:电工老王摇身一变,成为小学数学辅导名师,差点骗得钟主任的三千元人民币,幸得猴子局长火眼金睛,守住钱袋子。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成员,精明若反贪局局长,近几年来,大量的教育培训机构跑路,甚至不乏被定性为非法集资的案件,很多家庭抱着培养子女的良好初衷却不断遭受着钱财损失。

  教育培训领域之所以频繁出事,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前置性审批,从业机构以及从业人员,基本属于无门槛从业。目前教育行业的市场准入两级分化严重,体现在学历教育的准入门槛高,而非学历教育严格意义上没有准入门槛。大量机构实质上是以“教育信息咨询”、“教育咨询”或“培训咨询”的营业范围,开展教育培训业务,由于这类机构无须获取交易机构的办学许可证,在“谁批准,谁管理”的传统管理思路下,这类机构实质上处于没有任何政府机关监督管理的裸奔状态。机构身份的模糊,以及教育机构从业人员资质的缺失,使得这个行业良莠不齐,很多没有办学实力或根本没有持续办学意愿的机构,通过价格战、营销战成功获客。这就出现了电视剧上的情节:钟主任不知道在哪个小报上,看到所谓小学数学名师的报道,估摸着三千元人民币学费,在物价高昂的北京并不算贵,指示侯局长带着公子无脑报名。

  此外,教育培训机构频繁出事、易酿成非法集资,在于这些机构基于预付费打造了类金融发展模式。单纯教育培训质量不达预期,或者实际教育培训服务无法提供造成的投诉,应归为工商普通纠纷,但教育培训的群体性事件往往与金融嫁接在一起被定性为非法集资,其内在机理就是预付费模式。

  预付费模式并非教育培训行业独创,在央行许可开展业务的第三方支付从业机构中,绝大多数涉足的都是预付卡业务,即使在央行的强监管下,也出现了为数不少的诸如畅购这样挪用预付卡备用金的恶性事件。在绝大多数教育培训机构自行收取预付学费,且资金完全没有任何监管的现状下,不难想象何以出现那么多机构和个人捐款跑路、挪用资金等问题。

  通常来看,预付费模式下教育培训机构跑路,基本可以归类于如下三种情形:(1)恶性诈骗跑路,一开始就寄希望以收取预收款后跑路为目标,没有实际开展教育培训经营的计划;(2)经营不善跑路,教育培训的租金和人力成本不断提升,但业务经营激烈,不排除许多教育培训机构因为无力提供许诺的后续培训而跑路;(3)挪用资金投资失败跑路,教育培训行业的现金流充沛,因此成为挪用资金的高发领域,一旦投资失败,后续教育培训失去资金支持,教育培训机构因而跑路。基于类金融机构的发展思路,对于经营不善或挪用资金投资失利的培训机构而言,只要不断有更多新的客户预交学费,培训机构的资金链就不会出问题,初步具备庞氏骗局的特征,这也是为什么部分教育培训机构和传销联系在一起,不断去开拓新客户。

  更有甚者,部分教育培训机构在教育培训产品方面,已经按照金融产品设计的理念进行创新。以2016年5月被爆跑路的聚智堂为例,其推出的 “感恩聚划算”就以免费学习为噱头,吸收大量资金,家长预缴不同金额的学费本金,“免费”获得智聚堂针对其子女不同时长的课程,预付越多,赠送课时越多,学完到期,聚智堂承诺返还家长本金。在这里,家长等于变相出借资金给了聚智堂,但家长不直接获得利息,而由聚智堂将利息购买其教育培训产品,从而打造出“白学”的交易结构。这种交易结构的意义在于,单纯的预付学费可能只需要预付几万元人民币左右,但通过本金预缴产生的利息支付学费,预付金额可能高达百万之巨,这也是营业收入只有几千万元的聚智堂,非法集资金额却高达数亿元之巨的原因。其收取的大量预付费被用于不动产投资,由于项目纠纷引发资金链断裂。还有更多教育培训机构集资的模式相对简单点,就是打着国家鼓励民间办学的旗号,以捐赠资金的名义变相吸收公众资金,承诺高额固定收益,这种玩法的机构不乏一些民办学历教育机构。所幸众筹模式近几年处于低谷,否则不难想象很多教育培训机构的非法集资,必然将依托众筹平台开展。

  纠正教育培训市场的乱象、保障教育培训客户的合法利益,需要积极探讨有框架、成体系的制度性建设。针对行业突出问题来看,当下需要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重点整顿:

  一是教育培训机构备案以及从业人员注册登记。应当限期整改取缔规范目前“以教育咨询为名,开展教育培训之实“的机构,明确教育机构对这类机构的监督管理职能,进行登记备案,定期抽查,进行办学资质审核。同时,针对从业人员个人进行持证上岗,对从业人员进行注册登记,规范个人办学的杂乱无章;每年定期开展培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建议开通教育培训行业针对机构和个人的举报平台,由专人负责受理,发挥群众对于这类机构和个人的监督作用,定期公布教育培训行业各个细分领域纳入黑名单的机构和个人名单。

  二是抑制教育培训机构的类金融化趋势。教育培训的经营模式应当简单清晰为支付学费、获得培训,在此基本模式下重点保障客户预付资金安全。针对预付费模式存在的弊端,短期之内无法做到彻底肃清,但可以考虑出台文件限制于教育培训行业预付费上限或是按照课程进度进行分批预付费,以及强制要求预付费款项必须存管在银行专户,做到专款专用,防止挪用资金等问题。进一步,甚至可以借鉴线上商城购物的思路,客户缴纳的预付费并非直接给教育培训机构,而在一个第三方账户上,只有当客户实际已经完成教育培训约定的项目且满意时,经由客户确认,教育培训机构才能获得回款,从缓解教育机构资金压力的角度出发,可以考虑由客户按进度分多次确认打款。

  教育培训行业的规范发展还有赖于改变目前整个市场过于零散、缺乏有力整合者的格局,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创造有利条件,推动教育行业的整合从而推动相关自律标准的建立。行业自律标准的构建及完善应当发挥市场整合者的主导作用,市场整合者应努力构建行业惩戒机制,实现良币驱逐劣币的良性循坏。

  整合的一种方式是相关细分龙头做大做强、整合并吞零散的参与者,另一种方式由与行业利益相关,但又相对独立的第三方,推动教育培训行业的规范发展,对于政府监督管理不力之处,予以查缺补漏。鉴于互联网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线上教育日益取代线下教育,在教育培训市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线上教育对于资本市场具有更强的吸引力,线上教育龙头有望成为细分领域强有力的整合者。而传统互联网巨头近几年基于其平台化的优势,在推动线上线下教育培训机构资源整合和业务规范方面不遗余力,也有希望成为发挥特定作用的第三方平台存在。触网发展将是教育培训行业寻求自身规范发展的一大契机。

  (本文作者介绍:百舸金融论坛发起人,北京大学新金融和创业投资研究中心研究员)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