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 广东教育发展之路

--------------------------------------------------------------------------------
点击次数:2295  发布时间:2017-6-6 10:53:33

 

“十二五”以来,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速,呈现出了各层各级积极建设、各校各地全面开花的良好局面。近年来,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的实施,《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出台,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热情被进一步激发,各级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互联网+教育”的出现,孕育着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在这个大背景下,各地中小学校纷纷启动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数字化学习、在线课程、教育管理信息化等方面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探索,涌现出一批典型学校案例。近日,记者走访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佛山顺峰中学、佛山桂江小学、佛山启智学校等院校,深入解读广东“双高”大学建设以及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之路。

  “双高”大学建设:用科研成果支撑创新驱动发展

  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开展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随后又相继启动实施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建设、省市共建本科高校和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等重点工程(简称“双高”建设),形成分层次、分类型统筹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清晰路径。“双高”建设两年来,17所参建高校组成高水平大学群,积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用科研成果强有力支撑广东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广东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2015年,学校成功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广东工业大学作为地方工科院校,扎根广东,坚持“与广东崛起共成长 为广东发展作贡献”的办学理念,坚持走与产业深度融合的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面向广东产业重大战略需求,以重点学科为依托,以科研平台为支撑,整合各方创新资源,汇聚高端人才、打造一流平台、培养创新人才,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为广东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人才支撑。

  中山大学为广东输出一大批高水平的创新人才、输出具有原创知识产权的科学技术、输出对产业行业发展具有广泛作用的新型研发机构,全面推进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工作。学校加强科研成果转化,近十年来,学校与广东企业共计开展了近6800多项技术合作,投入研发经费超过21亿元,与190余家企业共建了研发平台,与企业的合作研究成果共获得196项省部级以上的科技奖励。专利成果加速输出,近两年专利授权754项,专利成果作价3300万技术入股两家公司,涉及股本6.4亿元。

  今年是广东“双高”大学建设的第三年,在广东省“双高”大学建设的促进下,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各项办学指标较前几年均有大幅度的提升,办学实力和声誉跃上新台阶,为“双一流”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桂江小学学生使用电子智能设备上课

  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之路

  桂江小学制订“启航教育”规划,以“开启潜能,蓄力未来”为办学理念,秉持“让学生多元化发展,为孩子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宗旨,以信息化为抓手,推动学校整体变革。“智慧课堂”项目是教学模式的一次巨大变革,高效运用数字化设备和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个性化学习平台,创新了教学方式,实现把传统模式的“以教为本”转化为高效积极的“以生为本”,为学生提供绿色的个性化的网络学习环境、优质的学习资源,充分体现了课程内容的多选择性。“智慧课堂”充分发挥现实课堂与虚拟课堂的优势,全方位优化学生预习、上课、练习、作业、辅导、测试等各个学习环节,及时查漏补缺,高效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对于“培养模式的多种可能性”探讨成为可能。

  佛山市顺德区启智学校建校于1999年,是一所由顺德区委、区政府主办的,以招收中重度智力障碍和听力障碍儿童为主的九年义务教育学校。针对处于具体动作思维阶段的中度智障儿童,专家和技术人员与我们合作研发了图形操作课程。融合教育是国际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启智学校充分利用已有课程研究和开发的优势,建设了“顺德区特殊教育支援服务云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对送教上门工作的专业支持,辐射重度、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截止2017年5月,顺德区共有26所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学校和74所普通中小学,共132名教师为280名未入读启智学校的学生提供教育服务。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应用融合创新

  最近几年,广东教育信息化围绕着“优质均衡、深度融合”两个关键词推动工作,强化统筹,全省“一盘棋”推动工作。全省各地采取购买、征集、研发、共建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和应用。2016年来,省教育厅先后在深圳南山区、广州番禺区、肇庆德庆县等地举办各种形式的教育信息化应用现场会,以专家报告、主题论坛、现场课、优秀案例和新技术展、在线直播等方式,立体展示我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的阶段性成果,引导各地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应用、融合创新。

  探索“智慧教育示范工程”,以珠三角地区为发展龙头,尤其是大力发挥广州、深圳等市以及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并以推动广州市“智慧教育城”、深圳市“首批中小学智慧校园”、珠海市“智慧校园”、佛山市“智能教育”等项目为抓手,共申报了市级“智慧校园”136所,未来教室300多个,提炼区域典型应用案例110多个。

  推进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共有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共32个,包括区域试点3个,本科院校试点2个,职业院校试点6个,中小学试点项目17个,专项试点项目4个(含省本级),覆盖11个地级市,涵盖省本级和市县教育局、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包括“信息化学习”“教师专业发展”“公共服务体系”“数字教育资源应用”“发展机制”等多个主题。目前均已全部完成验收工作,推动各级各类学校个性化学习模式探索,创建“以综合改革带应用项目”的机制支持信息化应用发展。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