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社会保障绿皮书: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7)》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该绿皮书以“社会保障反贫困”为主题,阐释了社会保障反贫困的作用机理,突出了民族地区贫困与反贫困的特殊性,揭示了民族地区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保障、教育福利、儿童福利、残疾人福利、扶贫开发、人口政策、家庭政策等的反贫困作用。
在儿童福利方面,绿皮书称,要加大民族地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和有关资金投入力度,保障民族地区贫困家庭儿童的基本生存条件。
![]() 1 |
对于生活在贫困家庭的儿童,绿皮书建议,应研究遏制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措施,特别是要加强对贫困儿童的福利服务供给,以尽可能地减少贫困代际传递现象的发生。
绿皮书称,在义务教育制度实施后,民族贫困地区学前教育问题日益突出。
为此,绿皮书建议,应积极发展民族地区托幼服务,规范幼儿教育。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学前教育服务的供给能力,制定和完善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政策,将学前教育救助纳入政府资助范围。
绿皮书进一步建议,在特殊情况下,民族地区也可以考虑将义务教育延长到高中阶段,以提高民族地区儿童的总体受教育水平。
此外,绿皮书还指出,政府和社会应共同努力,让民族地区贫困儿童尽早接触电脑、互联网、手机等现代文明,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