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18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以下简称“2016海交会”)于12月21-22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届海交会以“聚英才,圆梦想,创未来”为主题,以“面向海内外,服务全中国”为宗旨,致力于吸引契合国内各地发展需求的海外人才和高水平项目,强化海内外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交流,促进人才与项目合作。记者从12月22日下午召开的2016海交会成果发布会了解到,本届大会在创新和务实的气氛中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活动,人才项目对接再创历史新高。

开拓创新,大会总体规模超越往届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逐步成为海外人才创业发展的重要选择,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为海外人才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基于这样的背景,“留交会”自本届起正式更名“海交会”,由往届只是面向中国留学人员,扩展为面向全球各类人才,实现 “四个首次”:一是首次打破地域限制,面向全球举办、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海外人才交流大会,二是首次将参会人才由以海外留学人员为主,扩大到包括外籍高层次人才、港澳台人才、杰出华人华侨代表在内的全口径海外人才;三是首次在海外设立分会场,实现多地互联;四是首次采用“互联网+海交会”模式,打造订制化分类对接平台,凸显服务国家战略和顺应世界经济融合的新趋势,在人才项目供给规模、各地参会参展力度、对接交流落地成效等方面,超越往届。
本届大会,共有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独联体等世界各地3300多名海外人才参加,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65%,有意向回国创业发展者占70%,带来科技发展项目1000多项,20多位海内外知名专家院士到场交流。参会留学人员专业包括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管理、金融、环保等多个学科、领域。部分参会项目处于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有的还能够弥补我国空白。全国包括4个直辖市在内,共有29个省、市、自治区的173个政府代表团、193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代表团携职位需求约17000项参会,彰显了全国各地招才引才的决心和气魄。2天会期内,到场的参会总人数达到49000多人次,创下了历史新高。
订制招聘,直面经济社会发展紧缺人才
大会针对不同层次的海外人才,从人群、地域、专业等角度着眼,整合线上和线下资源,打造6个订制化的专场招聘,强化人才引进效果。参与招聘会的企业,涵盖能源、生物、医药、IT、金融、汽车等多个领域,当中不乏阿里巴巴、沃尔玛、美的、万达、东芝、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广汽、招商银行、汇丰、碧桂园等知名企业。在现场招聘的主会场,世界500强企业人才招聘、广州琶洲互联网集聚区人才招聘等 6个专区,吸引超过了220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入场。参会企业161家、提供招聘岗位1641个,收到海外高层次人才求职意向近1800个。今年大会还开通了视频招聘会,设置广州主会场和新加坡、澳大利亚分会场,100多名来自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港澳地区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参会, 75%拥有博士生学历,人岗精准匹配度在85%以上。此外,大会开通O2O个人求职移动平台,海外人才可以通过手机扫描本次活动的二维码,直接向心仪企业发送应聘意向,预约现场面试,335家单位网上发布招聘信息近万条,PC端、移动端页面总访问量超过12.8万,收到的网络应聘意向达3.2万余次。
精准对接,健全人才项目成果转化机制
重大项目成功落地。大会促成广州市政府和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签订科技合作协议,推动中国汽车市场需求和竞争动态的智能平台研究等11个项目达成落户广州开发区的合作意向,涉及生物医药、3D打印、平台开发及信用评估等多个领域,投资意向额约5亿;20余名千人计划专家有意落户广州,包括无人机应用、机器人制造、新材料3D打印研究等。据不完全统计,本届海交会平台上累计对接13528对次,有意向签约项目1306个。其中,广州各区洽谈近2500对次,有意向签约项目80个。
配套措施更加完善。园区载体方面,“海交会示范园区”通过本届大会落户在广州开发区海创科技园,涉及投资金额15亿元。政策鼓励方面,《广州市鼓励海外人才来穗创业“红棉计划”实施意见》正在推进中。金融扶持方面,引入市场力量对海交会平台落户的人才项目提供3年150亿元规模的投融资支持。
聚焦发展,突出论坛活动的专业特色
大会安排51场论坛、座谈、推介年会等活动,涵盖宏观经济、政治时事、创业创新、“互联网+”、社会民生等热点话题,聚焦双创与供给侧结构改革、创新驱动、“一带一路”战略前沿科技、先进制造、新兴产业等领域,多位来自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籍高层次专家到场交流,例如瑞典皇家科学院、皇家工程院两院院士、曾任诺贝尔物理奖评委的桑·斯万博格,欧洲科学院副院长、美国政治科学院院士安特·格利博达,欧洲科学院院士、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孙大文,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化学所所长库琴等,极大地提升了大会活动的专业性。

紧贴科技前沿,展示未来发展趋势
大会展览展示面积达23000平方米,招展中出现展位“供不应求、寸位必争”的火爆情境,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多个领域。“千人计划”成果展集中了300多项千人计划专家前沿技术项目,中科院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先导专项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博士的“墨子号”模型亮相现场,甘中学设计的王阳明仿真机器人展示书法文化,还可模仿用户笔迹。“新时代·新视界—VR/AR体验展区”展示了VR/AR领域的新产品和研究成果,可应用教育、医疗、房地产、城市规划、艺术设计、社交等领域。广州荔湾区展示的石墨烯触摸墙使用石墨烯新材料技术,结合激光全息投影技术将静态的壁画感受转换为动态动画。全球知名新能源汽车电机专家蔡蔚博士展出新能源电机系统。

打造“永不落幕的海交会”
一是启动海交会信息系统建设。努力实现海外人才项目与风投创投机构、国内企业、创业园区对接,更好地收集、管理和使用海外人才信息。二是实现“互联网+海交会”。开发网上招聘、项目路演等功能模块,实现线上平台与线下机会的全方位需求对接。三是实现世界四地互联。首次设立美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3个海外分会场,进行网上项目路演和海外人才招聘,实现四地互联、共享盛会。四是开通移动终端系统。将大会网站与微信平台无缝连接,方便人才报名、减少资料印刷量。
“要创业、来广州,要创新、到广州”。作为大会东道主,广州将继续坚持“面向海内外,服务全中国”的宗旨,积极为兄弟省市的参会参展提供服务平台,同时,广州自身也将继续打造一片海外人才创新创业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