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学前融合教育”:给特殊儿童一个完整童年

--------------------------------------------------------------------------------
点击次数:2141  发布时间:2016-12-2 17:01:15

 

近日,深圳一家幼儿园因拒收残障儿童而与家长发生冲突的事件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也再度把特殊儿童“入园难”的问题推向前台。数据显示,我国有170万名0到6岁的特殊儿童,70%以上无法接受学前教育。全国230万名幼儿教师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职前特殊教育课程培训,这导致许多幼儿园不敢收特殊儿童入园,即使收进来也不会教,只能“晾”在一旁。

  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共有幼儿园22.37万所,入园儿童2008.85万人,其中特殊儿童占不到20%。“社会有责任给特殊儿童一个完整的童年。”在这种理念下,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出一条“学前+特殊”的融合教育模式,通过培养优秀的特教幼师,帮助特殊儿童回归幼儿园。

  从无到有的“学前融合教育”

  作为目前全国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为残疾人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本科院校,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主动担当起为特殊儿童提供良好学前教育的重任,于2003年开办“学前融合教育”。

  “学前融合教育”源于一次心灵上的触动。13年前,该院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刘新学目睹一位母亲带着弱视儿子报名幼儿园,被拒之门外。“那天很冷,但这位母亲带着儿子在幼儿园门口从早站到晚,最后哭着离开了。”年轻的特教老师心头一酸,眼眶红了。从那一刻起,刘新学决心做点什么,让这一幕不再发生。正是这一点由爱心萌发的力量,催生了“学前融合教育”的生根发芽。

  学科建立的基础是丰富的教材教参。当时,学前融合教育在我国还是一片空白,相关教育资源和教学策略极为匮乏。“我们翻遍全江苏的图书馆,也只找到《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这一本专业书。”眼前没有路,只能靠着双脚踩出一条路。刘新学与学院特教老师从头干起,白天讲课晚上写书,十几年如一日。如今,学院老师自编的《学前儿童游戏》《特殊儿童心理学》《自闭儿童行为指导》《手语教程》等已成为学前特殊教育领域内颇有影响的精品教材。针对特殊幼儿的学前教育专业也建立起来,手语课、盲文课、特殊儿童的发展与学习、特殊儿童行为训练、自闭症儿童思维训练等课程被列入必修科目。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填补了我国特殊幼儿教育的人才缺口。

  “理论+实践”的学前特教培养模式

  “将右手的四指与拇指相捏,手背向上横放在胸前,缓缓向上抬起,五指渐渐张开,象征天色由暗转明,这个手势代表‘早上’,然后伸出大拇指,这就是‘早上好’的手语表达。”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堂上,老师季筱栀正在教授手语。

  “把特殊教育课程融入学前教育专业是学院发展‘学前融合教育’的关键一步。”刘新学告诉记者,“我们希望通过这种‘特殊+学前’的教学模式,让这些未来的幼师在学校里就能掌握特殊儿童教育方法,为他们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有了理论,更需要与实践相结合。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让学生走出校门就能胜任特殊幼儿教育工作,学院与鼓楼区特殊教育学校、玄武区残疾人联合会等机构合作共建实践基地,定期安排学生实习,近距离接触特殊儿童,在教学中培育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意识。

  13年的耕耘,学校培育了1500多名优秀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他们活跃在全国各地,为有特殊儿童的千万家庭贡献力量。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朱传耿说,“学前融合教育”在我国没有先例,让社会接受它也非易事,但我们会一直走下去。“希望有一天,当这些孩子长大后回首往昔,会觉得童年是完整的、幸福的。这是一个梦,一个关于‘爱’的梦想。”(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徐晓阳)


 


—— 信息源自:光明日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