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北京:非遗手工传艺坊首次落户校园

--------------------------------------------------------------------------------
点击次数:2689  发布时间:2016-10-25 10:48:29

 

北京中小学流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课。10月24日,北京第一个以小博物馆形式建成的非遗手工传艺坊“真趣园”落户北京市赵登禹学校。蛋雕传承人杨晓康在园内教初二的学生如何在空蛋壳内雕刻花纹。

  “真趣园”非遗手工传艺坊开馆仪式暨“逸仙华夏文化传承基地”揭牌近日在北京市赵登禹学校举行。“真趣园”由北京市赵登禹学校与93号院博物馆协作共建。据博物馆负责人蔺熠告诉北京晨报记者,这是北京市第一个以小博物馆形式出现的非遗手工传艺坊,以后会逐步扩大范围,大约有100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老师,在北京中小学内授课。

  据介绍,“真趣园”非遗手工传艺坊的建立也是北京市赵登禹学校进一步利用社会资源的新举措,拓展学校的交流空间。目前,学校已聘请了非遗传人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设了毛猴、兔儿爷、纸鸢、篆刻等课程,一百多名学生已经率先开始了非遗文化之旅,“真趣园”的建立开放则标志着非遗校园传承的帷幕已正式拉开,这里将成为学生们感受精彩非遗、传承中华文化的沃土。

  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在北京的中小学内越来越流行,彩蛋绘制传承人赵伟告诉北京晨报记者,从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课,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的学校特别多,包括幼儿园,连周六周日的课程都排满了。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