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教育对外开放需扎根中国大地

--------------------------------------------------------------------------------
点击次数:2016  发布时间:2016-10-8 11:05:39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是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笔者认为,教育发展既要吸收借鉴世界上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悠久历史的中国沃土:

  一要增强中国声音。在世界教育规则制定和全球教育制度谈判中,增强中国声音十分必要。只要我们主动作为,创新思路,开辟路径,就能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步伐。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完全不必妄自菲薄,我们有底气在世界教育大家庭中平等交流,对话合作。从现实的维度看,应不断增强我国的制度性话语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经社会等机构或者伙伴国家在教育领域深度合作,争取21世纪下半叶成为教育强国。

  二要推广中国文化。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化的传播需要借助于一些有形的手段。为了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接受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为了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是最重要的、影响最为深远、成效最为明显的对外交流的窗口。学校特别是大学要主动承担起引领社会文化、积极开展国际交流的责任,不断提升服务国家文化外交战略的能力。既要通过高质量的中外合作办学,大力引进国外优质的文化教育资源,构建高端国际型文化人才培养体系;又要通过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开设孔子课堂,组建中国学术研究中心等,作为开展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达到与世界各国文化进行对话的目的。同时,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慕课,扩大中华文化的海外影响。

  三要发展中国经验。我国教育思想源远流长,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继承传统、博采众长,在实践基础上形成了有影响力的教育理论、教学流派,积累了特色鲜明的本土经验。我国引领了新世纪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形成了自己的经验,引起一些国家的高度关注,他们希望通过了解和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来指引本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但是,目前我国不少大学鼓励“全英文”授课,唯“ESI”是瞻,轻视传统的文史学科,以为这便是教育“国际化”、教育开放,以为这就是“大势所趋”。其实,中国的教育方式能够得到不少发达国家的肯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投入、探索和取得的成绩不无关系。我们对本土教育应有高度自信,应及时总结、推广经验。

  四要传播中国模式。就在人们热议中国教育模式是否落后了的时候,英国媒体报道,英格兰约8000所小学在数学课堂上采用“中国模式”。英国教育部决定,在未来4年投入4100万英镑,用于改善该国数学教学,并保障“中国模式”的推广。有媒体称,虽然有人批评中国学校僵化呆板,但事实胜于雄辩,中国学生表现超过许多西方国家的学生。也有评论认为,中国学校是考试工厂,不该复制其模式。应当说,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教育模式。尽管我国的教育模式饱受争议,但其优点也众所周知。没有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教育模式。这也正是中国教育在对外开放、改革发展中不断反思、不断取得进步的原因。(周倩,作者系郑州大学教育系教授)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