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教育公平:畅通农村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渠道

--------------------------------------------------------------------------------
点击次数:2083  发布时间:2016-7-6 11:18:12

 

在毕业典礼上,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陈宇(化名)有些心潮澎湃。4年前,他根本没有想到,有幸入读清华后,自己还有机会被保送读研究生。

  为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渠道,从2012年起,我国启动实施了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增加贫困地区学子进入本科一批招生学校机会。来自甘肃偏远农村的陈宇,就是该计划的首批受益者。

  该计划实施以来,每年的招生计划数不断增加,受惠学生由1万人扩大到3万人,2014年起增加至5万人,2016年再增1万,招生规模达6万人。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连续两年增长10%以上,许多贫困地区首次有了国家重点高校的大学生。

  专项计划给寒门学子带来“福音”

  北京理工大学2012级学生范俊彪,来自人口大省河南。高考时,范俊彪“状态不好”,估计能考630多分,只考了614分,而当年北京理工大学在河南的录取分数线是620分。“如果没有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我可能很难上一所好学校。”范俊彪说。

  对寒门学子而言,农村定向招生计划确实是难得的福利。2012年以来,根据国务院部署,教育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等部门,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进行系统制度设计,陆续实施国家、地方、高校3个专项计划。

  国家专项计划是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招生学校为中央部门高校和各省(区、市)在本科一批招生的省属高校,实施区域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和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安排的招生计划数不断增加。

  地方专项计划是各省(区、市)组织实施的面向本省农村学生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招生学校为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安排招生计划原则上不少于有关高校年度本科一批招生规模的3%。

  高校专项计划是部分高校组织实施的单独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确定,招生学校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安排招生计划不少于有关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规模的2%。

  清华大学从2011年开始实施“自强计划”,面向贫困、农村、边远地区招收自强不息、德才兼备的优秀高中毕业生。该计划实施3年录取的115名考生来自105所中学,近60名学生是其所在县5年来考入清华大学的第一人,近30名学生是其所在中学有史以来考入清华大学的第一人。

  促进纵向流动效应初步显现

  在云南,以往考取清华、北大等名校的考生多数集中于教育相对发达的市州。“自2012年专项计划实施以来,全省40%的考生因这项计划受益,88个贫困县的考生增加了15%就读重点大学机会,部分边疆县实现了北大、清华录取人数‘零的突破’。”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华山表示,这对当地发展教育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根据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受教育部委托,中国科学院作为第三方评估单位,于2015年5月至7月组织开展专项政策中期评估工作。评估组成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主任赵兰香介绍说,通过调研走访,评估组认为,这项政策适合我国国情,得到有效实施并达到了阶段性预定目标。

  评估组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2014年,通过实施专项计划,重点高校招收农村贫困地区学生人数从1万上升到6.9万;“211”“985”高校新生中,2014年每万名学生中农村学生人数比2013年分别增加200人、220人。

  “专项计划使重点高校招收农村贫困地区学生人数显著增加,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效应已初步显现。”赵兰香表示,专项政策在缓解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难题的同时,向全社会释放了政府着力推进教育公平的积极信号。

  评估组调查发现,专项计划得到高校、地方、学生等社会各方的高度肯定,80%的高校、100%的地方机构、90%的学生对专项政策的实施表示满意。

  选育衔接,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国家专项计划实施的第一年,我们学校采取计划生源单独编班,从第二年开始我们进行调整,实行插班培养。同时,对经济、心理上需要帮助的学生,通过学生社团进行特色扶助。”南京农业大学招办副主任倪丹梅说。

  近年来,专项生成倍增加,高校开始作出积极调整,探索多元化、个性化教学管理机制。

  清华大学高度重视“自强计划”学生选育衔接,在选拔时为他们提供经济资助,入校后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并提供多种全方位提高他们能力的机会。

  北大招办负责人介绍说,通过“筑梦计划”入选的考生,将按照“博雅计划”培养方案进行培养。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除了经济资助外,还将提供燕园领航、燕园携手、文明接力等个性化成长方案。

  为了加快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衔接,推动农村地区素质教育开展,提升当地人才“造血”机能,北大在全面落实“筑梦计划”的同时,还将开展对实施区域的中学师资培训项目,让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真正落地生根。

  “贫困地区的学生并不是不聪明,他们只是缺少好的教育资源和机会而已。”贵州省瓮安县教育局局长谢静说,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拔掉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 信息源自:中国教育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