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幼儿加入“补习大军” 幼小衔接教育别“跑偏”

--------------------------------------------------------------------------------
点击次数:2330  发布时间:2016-7-5 15:32:03

 

  在西安某小学门前,孩子们在补习班老师的带领下整理队形,准备去补习。记者 安涛 实习生 柯希飞摄

  临近暑期,社会上的各家培训机构进入了火爆的招生阶段。除了中小学生外,很多幼儿园的孩子也成了补习大军中的一员,提前接受读、写、算之类的小学化课程及技能训练。

  这种把“幼儿”提前变成小学生的幼小衔接做法是否恰当?提前补习真能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吗?记者为此进行了调查。

  家长:不学害怕跟不上

  6岁半的东东今年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他早早准备好书包,每天都兴奋地说“我要上学了!”然而妈妈周女士却有些担心。

  按照教育部门的规定,幼儿园严禁提前教授小学内容,严禁采取小学授课方式组织幼儿活动。“幼儿园去小学化,不教拼音、数学、汉字。如果不提前去学一点,上学能跟得上吗?”她和很多朋友都讨论过,却没有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

  周女士说:“我不提倡揠苗助长,可不学又怕孩子跟不上。”她打算利用暑期时间,给孩子教一些简单的生字和数学。

  “是否要提前学小学知识?”“不学会不会落后?”家长们都有着同样的疑问。社会上的辅导机构则抓住家长的焦虑心理,打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各种名目繁多的“幼小衔接班”纷至沓来。不少家长报着“多学点知识没什么不好”的想法,选择了提前补习。在西安一个家长论坛中,很多家长正在焦急地打听着幼小衔接培训信息。

  “我孩子马上要上大班了,想让孩子在暑假学幼小衔接的课程,不知道哪里有?”

  “各位亲,有谁了解西安哪里有好一些的幼小衔接班。孩子快要上学了,想让他系统学习一下拼音、数学、英语之类的,麻烦给我介绍一下,万分感谢!”

  记者走访了西安南郊几家辅导机构,工作人员向记者推荐了一对一的“幼小衔接课程”。一周两次,每次一个半小时,费用为150元,主要教授拼音、生字、100以内加减法。粗算下来一年的费用要近万元,实在不低。其他的辅导机构与之类似的课程费用也基本在5千元至1万元之间。

  即使费用如此高昂,家长依旧趋之若鹜,生怕孩子落于人后。于是很多孩子刚从幼儿园接出来,转身就被送进了各个辅导班,学拼音、写汉字、算算术。

  学校:提前补习不科学

  提前进行学科知识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幼小衔接的趋势,这种做法真的有效吗?在这个问题上,学校的校长和老师最有发言权。

  2011年起,西安西京医院幼儿园围绕“幼小衔接课题”进行了近五年的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课题组跟踪调查了5所小学的800多名小学一年级新生,走访学生、家长、幼教专家、校长,发放《幼儿入学适应性调查问卷》《幼小衔接小学教师调查问卷》及《幼儿入学适应性追踪调查问卷》,对如何做好“幼小衔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

  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816名新生中,有62.87%的孩子简单接触过拼音、32.84%的学生系统学过,只有4.09%的孩子完全没有接触过。而入学的第一次月考中,提前学习的孩子仅高于没有学过的学生2分,没有显示出家长预期的绝对领先优势。

  同时,不规范的学习还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西安新知小学校长刘岚表示:“我们不建议家长通过社会机构提前补习。因为孩子提前学到的知识往往不准确,存在发音和笔顺不规范的问题。入学后学校和老师要花费额外的精力来改错纠正。而且提前学习让孩子缺乏新鲜感,会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反而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小学教学内容是非常规范的,要把该学习的东西放到小学。”

  刘岚明确表示,“无需担心,一年级一定是坚持‘零起点’教学,老师会根据情况调整教学节奏,不会存在孩子跟不上的情况。”

  专家:习惯养成比知识学习更重要

  用孩子宝贵的童年时光提前补习并没有换来与之等价的成绩回报。“幼小衔接”过程中孩子们需要准备的到底是什么?

  不久前在全省幼儿园小学衔接工作会上,幼儿园园长、小学校长、教师和家长代表、幼教专家们坐在一起,就幼儿园教不教拼音和识字,孩子们在幼儿园学什么、如何学,幼儿园、小学、家长分别如何做好幼小衔接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这些教育工作者们认为,目前家长在学前教育确实存在一定的误区。把“幼儿”提前变成“小学生”会中断孩子对基本生活能力、探索能力、学习能力的发展,无异于揠苗助长。过早地将学业负担向学龄前孩子“前移”,恐怕只会欲速则不达。

  在讨论中,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系教授周兢老师认为:“尊重儿童学习发展规律的教育才是最适合的教育。3-6岁是学前书面语言的建立阶段关键期,应该是通过图画书的阅读,让儿童与书本对话、与图画互动,来感受汉字的结构,为未来的汉字书写做好准备。可很多家长将其错误理解为学拼音、写生字,这样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小学的教师都强调,在幼小衔接过程中习惯的准备比知识更重要。一位小学老师深有感触地说:“我就遇到很多小朋友习惯的准备不足,上学后不会整理书包、不会交朋友、不遵守课堂纪律、很难融入集体生活中。一定要具备生活自理能力才能适应小学的基本生活节奏。希望家长能更加关注孩子专注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

  在讨论中教育工作者们认为,幼小衔接不是幼儿园小学化,它需要幼儿园、小学、家庭三方共同合作,才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据西安市第一保育院院长王淑君介绍说,幼小衔接在一保会被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幼儿园会邀请小学老师和学生走进幼儿园,带领大班小朋友通过参观和体验小学生活,指导家长和孩子如何为小学生活做准备,打消家长的顾虑。"

  为减少学前教育的随意性,西安新知小学则会在每年7月开办家长学校,向新生家长们发放《幼小衔接入学手册》。通过讨论等形式,从学习、交友、生活、心理等多方面,家校携手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幼小衔接期。

  加强幼小衔接教育规范与管理成为目前当务之急。很多家长和教师建议尽快建立幼小衔接教育准入制度,把好入口关,对幼小衔接教育举办机构的资质、硬件设备、安全设施、课程设置、师资条件等管理和约束,才是真正从源头上治理幼小衔接教育乱象,为孩子减负。(记者 郭妍 雷魏添)

 


—— 信息源自: 陕西日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