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乡村教育甘肃行之四:大山深处的夫妻特岗教师

--------------------------------------------------------------------------------
点击次数:2089  发布时间:2016-5-25 13:41:13

 

编者按:“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连续出台多项措施,扶持乡村教育发展,找差距,补短板。不久前,人民网记者赶赴甘肃南部山区,走秦安,下礼县,进文县,入武都,走进十余个乡村学校、教学点,深入座谈,看典型,访困难,找对策,了解乡村教育发展现状。现将采访见闻以“乡村教育甘肃行”系列报道形式推出。

“五山五断头,十沟九不流,对面能说话,半天难碰头”。2008年的夏天,刚刚大学毕业的包龙、孙荣霞,背着大包小裹,一起被分到位于秦巴山区深处的甘肃文县尖山乡任教。

此时,他们已经是一对恋人,他们是同乡、同学,一起考上了特岗教师,又一起被分到了尖山。8年过去,他们已经成婚,学校的两间单身宿舍,被布置成了一个家。

包龙说,作为在文县已经从教八年的外地特岗教师,他们已经真正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

特岗教师是中央实施的一项对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实施10年来,特岗计划共招聘50.2万名特岗教师。孙荣霞任教的尖山小学就有8名特岗教师,约占全校教师的三分之一。而文县所在的陇南市,2016年计划招聘特岗教师483人。

这些特岗教师,撑起了中西部农村教育的一片蓝天。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包龙、孙荣霞们已经不能叫特岗教师了,三年服务期满,他们就已经转为正式教师了,但他们还是喜欢别人叫他们特岗教师,特岗,已经在他们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虽然,这两个字曾经是他们无以言表的痛。

孙荣霞在他们的小家准备午饭,面条是他们最常吃的主食。(摄影申宁)

当年“咬牙切齿”想考公务员一走了之

初到尖山,对这些刚从校门里走出来的大学生来说,是一道坎儿。一觉醒来,包龙、孙荣霞推门一看,前面是山,后面是山,左面是山,右面,还是山。“说实话,那时候真是心凉了半截。”

孙荣霞留在了乡中心小学,而包龙,却被分在了两个小时路程的尚家山村小任教,没有车,只能步行。从此,“牛郎织女”遥遥相对,只能在周末的时候见面。大多数时间是包龙从山上下来,偶尔,孙荣霞也会上山,跟着放学回家的孩子搭伴走。直到几年前,尚家山村小因为生源减少停办,包龙才调回尖山小学。

山上的条件艰苦,不用说了,即使在山下的孙荣霞,同样好不到哪去,买个菜要跑到十几里外的乡镇,吃的水就是从学校前面的小河里打的,河里经常浮着垃圾,甚至有死猪从山上漂下来。每天,孙荣霞要赶早到河里打好生活用水。他们着实过了一段苦日子。

初到尖山,最难忍受的还是孤独。晚上,包龙躺在床上,听着手机里放着的音乐,想起家人、女友、大学宿舍的兄弟,眼泪夺眶而出。而此时,孙荣霞与几个同事正坐在学校前面的小河边,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一直坐到半夜十一二点。他们常常自问,“为什么会来这里?为什么会待在这里?”

包龙说,从繁华的城市突然来到落后的农村,山是那么高,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一切都是那么不适应,感觉生活一片灰暗,当时的想法是赶紧离开这个地方。我当时想回家参加地方考试、想当大学生士兵,想创业,“咬牙切齿想考上公务员”。

包龙最终选择了坚持。“乡亲和孩子们好不容易盼来了我这名正规教师,我不能让他们失望。”同时,家庭条件差,好不容易供他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他觉得要挣钱养家,不能让家人再操心;当然,最重要的是女朋友就在山下,不能丢下她独自离开。

特岗教师给学校带来一股新风

以前,由于缺少教师,学校长期开不好音乐、美术这些“副课”,“六一”儿童节都很少举办活动,即使有,也就是几个学生唱着几首走调的歌。由于缺少学生宿舍,很多孩子在学校旁边的房子寄宿,小小年龄就得自己做饭。

特岗教师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校长刘秉军说,他们学历层次比较高,去年学校搞“一师一课”,三人获奖,都是特岗教师;课程设置上,以前校本课程不知如何搞,他们一来,就有他们一套想法。比如他们提议,一周上一节电影课,选一个好的影片,让学生去看。又比如社团活动,孙荣霞本身不是学舞蹈的,但在她的提议下,成立了舞蹈班,建起了舞蹈教室。

特岗教师在教学上也有一套。孙荣霞班上的李思园语文基础差,他自己也没有信心。孙老师就从一二年级的拼音、生字入手,巩固基础知识;在课堂上多提问,多鼓励,让他对语文产生信心。孙老师还安排他担任了班级卫生委员,让他有一份作为班干部的压力,鞭策自己提高学习成绩。在期末考试中,李思园的语文考了72分,让全校老师大跌眼镜。

去年,包龙、孙荣霞夫妻俩还提出想承包一个班级,但遭到校长刘秉军拒绝,刘笑道,“两把尖刀,应该多放几个地方”。

文县当地不少学生家长平时爱好打牌、打麻将,平时对孩子的学习重视不够、关心较少,还有家长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很多。包龙和孙荣霞总是利用一切和家长联系的机会,劝说家长少参与赌博活动,多陪陪孩子,在孩子面前树立正面形象,重视教育读书的意义。

特岗教师的工作得到了家长的认可,有些家长直接从家里拿菜送给特岗教师。包龙说,“在这教书确实问心无愧,没有误人子弟”。

现在尖山小学有两百多学生,2013年被评为市级示范学校,学生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完成率100%、辍学率为零,社会及学生家长的满意度不断攀升。

特岗教师需要更多的关心

包龙和孙荣霞都是定西人,离尖山几百公里,虽然现在工作安定了,但是他们最大的负担是对父母的愧疚,离家太远无法照顾。特岗教师一月工资只有两千多,回去一次的交通费对他们来说显得有些昂贵。孙荣霞说,有一次早上七点出发,晚上七点才到家,路费好几百,一年回去几次后,就没有多少积蓄了。夫妻俩去年买了辆车,但也不敢走高速,因为高速费用太高。他们最大的希望是,政府能给特岗教师一些交通补贴。

包龙和孙荣霞是双双来到尖山的,但对于其他特岗教师来说,找对象是一个大问题。在乡村当老师,圈子很小,找到称心如意的并不容易。和他们一起分到尖山的曹智,已经工作了8年,但直到现在才找到女朋友,而且也是刚分配的特岗教师。记者问他找对象是不是介意是同行,“不介意,但是找不到呵”,而90后的蔺芳芳也开始操心起自己的终身大事了。

刘秉军说,政府层面,应及时调整一下特岗教师的工作环境,三年之后,如果他不愿意待在老地方,可以调动一下,到条件比较好的地方,教师流动起来,找对象可能更容易些。

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王嘉毅坦承,特岗教师,按照文件的要求,如果低于当地教师收入的,要求地方政府应该补够,但在有些地方执行得不好。(甘肃教育社尹晓军对此文亦有贡献)

 


—— 信息源自:人民网 记者 申宁 贺迎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