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山西率先落地互联网+教育省平台 大数据重构学习生态

--------------------------------------------------------------------------------
点击次数:2050  发布时间:2016-5-6 17:10:48

 

在运城市盐湖区解放路第三小学的课堂上,学生在平板电脑上答题,随堂检测各自的学习效果,同学们还与其他小学的学生在线实时互动、分享学习心得;而老师在后台统一批改作业,不仅减轻工作量、提升教学效率,还可通过多媒体设备、平板电脑、大型高速扫描一体机等各类教学终端的深度融合,用大数据工具形成每个学生的个性化诊断报告,指导老师精准地实行因材施教。

这仅是山西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所覆盖的一所示范学校的一堂课。中兴通讯与山西省教育厅达成战略合作,在国内首次采用“企业投入建设、政府购买服务、双方合作运营”的BOO商业模式,建设了全国首个省级教育信息化运营的服务平台。目前该平台用户数已突破300万,覆盖山西省全部11个地市、超过83%的区县,和72%以上的中小学用户

 

实用至上,落地互联网+教育

当互联网+在金融、零售、制造业等多个传统行业掀起一次次颠覆性的变革,从而带动产业整体转型与升级之际,如何理解“互联网+教育”,如何促进互联网+教育业的跨界融合与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教育行业的重要课题。

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焦建利教授认为,互联网+让学校进入了开放世界,开放性教育资源也将为教育带来深远的影响。重新思考传统学校、重新定义学生,STEAM等新教育模式崛起,将出现越来越多的合作学习、深度学习、混合学习等学习方式的转变,将是未来学校教育的六大主要发展趋势。

互联网+跨界融合、超越时空的特点,让教育界对互联网+教育的理论与发展展开了多重争论,中兴通讯却从实用者的角度思考教育的本质。中兴通讯教育产品线总经理蔡求喜表示,“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家长轻松辅导孩子学习,教师快速提高教学水平”,中兴通讯正是从这三个层面朴素地理解互联网+教育,并针对性地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促进互联网+教育的快速落地。

蔡求喜认为,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他们掌握“怎么学”远比“学什么”重要。基于此,中兴通讯教育产品设计的出发点,更多围绕通过大数据指导学生“怎么学”展开。

以“知识地图”这个大数据学习工具为例, 蔡求喜介绍,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被可视化展示,每个学生每次作业或者考试的薄弱点一目了然, 教育平台可根据分析结果,精准地推送适合学生的优质资源,从而快速弥补学习中缺失的部分,掌握知识,提高成绩。通过智慧教育推进自主化学习, 正是中兴通讯做智慧教育的最大诉求。

 

跨界融合,重塑教育生态圈

中兴通讯副总裁薛宏建表示,互联网+教育在落地过程中,首先要解决上网问题,其次是教育终端等智能化设备,最后是教育内容与优质资源共享。“中兴通讯做智慧教育的定位是贴近用户,同时致力于打造垂直、闭环的教育生态圈,中兴在其中的角色是ICT整合者,发挥自己在ICT领域的强项,与各领域优秀者合作”。

从2011年开始进军基础教育领域,中兴通讯已形成了覆盖基础教育、职教和大学的项目,项目案例成功运用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3CERNET 100G骨干网、清华大学无线校园网、江苏省e学习平台、埃及远程教育项目、埃塞俄比亚国家数字图书馆、印尼IPTV教育、莫桑比克远程教育、蒙古智慧教育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比如在山西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过程中,中兴通讯以“以人为本,教育均衡”的方针,构建具有活力的运营体系,以“互联网+教育”的方式,带动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不断生产创新服务,实现师生从“要我用”到“我要用”的本质转变。同时,以教育本质为核心,以数据服务为驱动,以服务平台为纽带,上下游厂商互联互通、取长补短、相互协同,,共同建设一个开放、健康、可持续运营生态系统。

据了解,目前该平台已聚集20余家国内知名合作伙伴,包括CP(内容提供方),SP(服务提供方),AP (课程提供方),汇聚了多媒体教育资源100万条,微课程7000余份,试题40余万条,为山西省300余万师生用户提供优质教学服务。未来,山西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通将继续以用户需求为核心,通过“四级平台四大空间”的建设,服务山西省600万中小学用户。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