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微信改变教育方式?还是增加学生负担?

--------------------------------------------------------------------------------
点击次数:2194  发布时间:2016-3-17 11:02:15

 

据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网站报道,老师在晚上7点布置新的家庭作业,学生要在半夜12点前改完作业。在中国的一些学校,这就是老师、家长、学生如何使用微信,从而造成一种全天候的压力。

一个周四的晚上,天津市初一的张泽昊(音译)同学准备好迎接老师发在微信上的额外数学作业。晚上七点,泽昊妈妈的手机上收到了一张图片,图片是一张纸,上面手写了三道有关平行线的几何问题。那天晚上,泽昊没收到其他作业。毕竟,这才是开学的第四天。

自腾讯公司2011年发布微信后,这一应用渗透入中国百姓的生活。据腾讯的报告,截止到2015年12月底,微信每月有6.5亿活跃用户。在这样一个把学业成绩看的至关重要的社会,微信迅速与教育结合,挖掘十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动力,有时还会利用这种文化。

中国西南部城市重庆一个有着3000万人口、占地面积庞大的大都市。重庆要求所有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都要在2016年6月底前,开通官方微信公众账号,简化学校与家长、学生间的沟通。

对于泽昊来讲,微信这样的应用是老师布置额外家庭作业的平台,是在学校表现不好的公告板。而且微信群会让所有事都处于整个班级的严密监视下。“这样做的出发点是好的,老师希望可以和家长紧密配合,提升孩子们的学业成绩,”泽昊的妈妈,43岁的陈宗英(音译)如此说道。“但是会让人有压力。”

一月的一天晚上,当中国各地的学生都在准备寒假前的期末考试时,泽昊的数学老师晚上十点发来消息。老师告诉泽昊,他刚刚发在微信上的几何练习有错误。老师敦促他改正练习,并且尽快把重新写好的练习拍照发给她,这样她可以在半夜十二点之前审阅。数学不是泽昊最喜欢的学科,所以他常常不按时在微信提交作业。与此同时,当其他同学提交作业以及老师提醒大家时,泽昊妈妈的手机也会不断地响。陈妈妈说,她有时不得不把手机静音。

专家认为,这种应用正在加重学生全天候的压力,而这种压力已经遍及中国的教育系统。“这侵犯了学生的隐私,会影响他们性格的培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道。“我们应该清楚应用科技平台的途径。”

微信改变教育方式?还是增加学生负担?
 李桂彬(音)查看微信消息来确认自己有哪些数学作业。

泽昊质疑微信如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因为这个应用不仅让交作业更加紧急,也让共享、抄袭其他人写完的作业变得很快。泽昊说,“这个应用实际上不是那么有帮助。”腾讯的一位女发言人拒绝对此发表意见。

对于年岁更小的学生来说,微信的使用不会那么残酷,但仍然干扰着他们的生活。李桂彬是天津市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因为赶上元宵节,他开学的第一天下午放假。他回到家后,他的数学老师在班群里发了一条提醒,告诉学生们在那个休息的下午需要完成的除法练习题。但至少这些练习是在第二天早上交上去,而不是通过微信在当天上交。“桂彬一年级的时候,一些家长还用着老式手机,不了解微信,但现在他们都买了新手机,学着使用微信。”桂彬的妈妈,30岁的庄燕飞(音)说道。

但在把微信引进课堂时,并不是所有学校都那么极端。闫旭(音)在天津市教三年级的学生语文。她表示除了利用微信告知家长学校活动外,她所在的学校只用微信来展示优秀作业。“如果我们表扬优秀的作业,其他家长也会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闫旭说道。

但要培养少年,这些还远远不够。“微信只是最新的起到沟通老师、家长、学生媒介作用的平台。”微软研究员丹娜·博伊德(Danah Boyd)说道。“如果高压文化本身不改变的话,科技的任何介入都不会起作用。”

 

(编译:陈紫薇 编辑:齐磊)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