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教育公平不能维系于运气

--------------------------------------------------------------------------------
点击次数:2747  发布时间:2016-2-24 16:04:42

 

今天有一则近乎刷屏的新闻,叫“教育部‘放大招’,你的学区房可能白买了”,估计会扰乱不少家庭的安宁。教育部近日发文,针对小学、初中的“就近入学”,要实施“多校划片”,即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学校,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即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名额,派位未能进入热点学校的学生,就近安排至其他学校入学。许多花了重金买了学区房,以为不必为孩子读书发愁的家庭,很有可能因此失去安宁。

教育部此举的初衷是维护教育公平,但这绝非真正的教育公平。最初的择校,拼的是关系,领导的一张纸条,实力人物的一个电话,就能解决一个孩子的读书问题,那是“权力面前人人平等”,或叫“关系面前人人平等”;后来,有了择校费,变成了“金钱面前人人平等”;再后来,“就近入学”,火了一把学区房,其实,买得起学区房的,还是有钱人,仍然是“金钱面前人人平等”。换成“随机派位”,其实就是摇号,那只能是“运气面前人人平等”,这能是真正的公平吗?

校际差距从来就有,但以前没有出现过令人困扰的择校问题。只要你有盘缠,奔赴万里去求学,老师一般都会收你,无论是孔子,还是朱子;只要校长觉得你是块读书的料,也不管你来自天南海北,一般来说,都不会拒你于门外。若论教育资源,那时远不如现在充裕,奇怪的是,那时无须为择校而苦,现在却成了一个绕不过去的社会问题。

原因之一,是教育的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优质的教育资源汇集于城市。当所有农村精英都进了城,越是优秀的师资进的越是大城市,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必然拉大;当学校少不了图书室、实验室、音乐室……越是大城市的学校自然越是有钱,城乡之间的校际差距也必然拉大。城乡二元结构出现之前,就没有这样的问题,当年的春晖中学,汇集了诸如李叔同、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这么优秀的中学教师,但它就办在上虞县的白马湖畔,竟然是一个县的农村中学。这样的奇迹无法重现,择校的烦恼也就无法消失。

原因之二,教育普及程度提高了,教师规模扩大了,但师范的办学机制却出现了并非良性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师资质量。师范教育过去是免费教育,师范毕业包分配,不少一流的学生会优先选择师范,师资的整体水平比较优秀,择校的意义也就不大。师范的办学机制改了,一流的学生很少会优先选择师范,师资的整体质量下降,良莠不齐的问题尤为突出。不重视择校,落入庸师的概率大大提高。不解决这个问题,择校问题自然也就无法解决。

独生子女时望子成龙,放开二胎后仍然会望女成凤,实施“多校划片”,只能加剧家长的择校焦虑,丝毫不能有助于解决教育公平。治本之策,一是尽快缩小校际差距,二是尽快调整师资培养机制。舍此,别无他法。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