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翻转课堂”——新课改的需要

--------------------------------------------------------------------------------
点击次数:4322  发布时间:2016-2-15 14:17:44

 

如何通过“翻转课堂”模式把现有学生课堂变得更高效?已经是深入业内众多专家学者、校长老师等急切关注的问题。从多方面的政策导向文件可以看出,建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课堂是新课改的主要方向。多年来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被深深的烙上了工业化的印记:学校是工厂,教室是流水线,学生则成为流水线上的产品,其特点是由老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是灌输给学生。老师是这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的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老师课堂教什么,学生被动的学习什么。这种被动的接受,学生的潜能也几乎没有真正的被激发出来。而我们追求的高效课堂的核心则是在于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的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教师则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不是知识的单纯灌输者。

 

想要颠覆传统课堂,让学生课堂变得高效,使课堂真正做到“翻转”,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先教后学的基本格局,而是将知识的传递安排在课前,把知识的内化放在了课上,从而形成了先学后教的新型课堂模式。翻转课堂特别重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充分扮演者导演的角色,总体把关,协调各工种,改变“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式。而学生则应该更加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之中,而非被动的等待老师“灌输”知识。而学生从原来的被动接受到现在的主动学习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此时更需要老师适当的指导与帮助。烟台十一中张海宁老师的数学课为例,为了让学生课上能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上课前,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选取或录制微课,梳理课程知识难点,并通过北京四中网校爱学平台,向学生推送学习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观看微课视频,并通过试题检测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在讨论题和学习心得环节中,学生可以自由表达想法,将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和心得通过爱学平台与老师、同学进行反馈与分享。借助北京四中网校爱学平台,老师能指导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并激发学生在下一步的课上学习环节中,在合作探究式的模式下能有更突出的表现。

 

学习知识在课前,内化知识在课上

翻转课堂区别与传统课堂还有一点很重要,学生先学,老师后教,这样才会让教学更有针对性。学生不会的易懂易错的知识点,通过课前收集和反馈,老师会更好的调整备课方案,让课堂更有收效,学生听起来也会更加专注。洛阳实验中学的张国平老师在“爱学课堂”教学模式中,根据学生在北京四中网校爱学平台反馈的问题,经常会对原先的备课方案进行调整,完成二次备课,对学生提出的普遍性问题在课上有针对性地解决。

 

 

小组协作学习,激发学生潜能

小组互助学习的方式,能带动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小组形式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团队协作、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归纳问题等综合能力。当学生自主完成老师课前下达的学习任务后,产生的问题多而杂,在课上的小组协作学习中,会解决大部分的基础问题。随后老师再进行筛选,找出共性问题和疑难问题全班进行交流解决。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老师需要加入到各组的讨论中,进行必要的启示与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这样,学生就能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同时在组内同伴的发言中,找到新思路、新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洛阳实验中学七年级的刘浩龙同学说:“课堂上自己举手的次数多了,回答问题声音越来越大了,我相信自己会做得更好!”郭柏熊同学说:“以前上课回答问题总能惹得全班哈哈大笑,因为讲得太离谱;现在让我起来,你会听到“嗯、嗯”的肯定声音,这就是四中网校龙门爱学课堂带给我的进步。”

 

有不少体验过爱学课堂模式的一线教师这样评价:“自从采用了这种模式以后,学生们变得更积极主动了,课堂上老师授课更有针对性了,课堂真正做到了高效。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