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十三五”着重提升民办教育质量

--------------------------------------------------------------------------------
点击次数:2128  发布时间:2016-1-26 8:57:19

 

“十二五”期间,东莞教育事业发展虽然成绩较好,但仍然存在着教育综合改革有待加强、新莞人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民办教育整体水平不高、区域和校际间教学水平不够均衡、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有待健全完善等问题。

日前,东莞市2016年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东莞过去五年的教育工作情况,布局今年教育改革动向,并印发了《东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等文件。未来五年,东莞教育将迎来一系列重大改革。

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

扩充义务教育学校容纳能力,挖掘公办学位供给潜力,全面实施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政策,比例和财政投入要逐年加大,提升随迁子女公共教育服务需求。通过“积分入学、购买学位、民校提质”三管齐下,整体提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全面推进特色高中建设

开展走班制和选修课等教学管理改革工作。全面实施国家高中新课程,开展特色学科建设、特色文化培育、特色模式办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等特色项目,探索普通高中和高水平大学合作为优秀学生提前引入大学课程,全面推进特色高中和特色项目建设,建立健全高中特色学校和特色项目评估体系,出台激励奖励措施。到2020年,建成一批在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高中,全市每所普通高中要创办2个以上特色项目。

开展优质学校托管薄弱学校改革试点

鼓励民间资本、股份制企业、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参与办学,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多形式推进学校集团化办学和集约化办学,实施“公办民校+新办学校”、“公办民校+一般学校”、“优质民校+分校”等办学模式,进一步扩充基础教育优质学位资源。

鼓励新建公办学校(幼儿园)和有条件的镇街公办(集体办)幼儿园创新办学模式,开展优质学校托管薄弱学校改革试点,探索政府购买优质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建立健全委托学校管理配套制度和评价机制,全面提升新办学校(幼儿园)和薄弱学校的办学质量。

建立区域教师轮换制度

创新教师交流机制,把教师交流与职称晋升、荣誉授予、教师奖励等制度挂钩,实现全市师资配置的优质均衡。探索建立区域教师轮换制度、优质学校支援薄弱学校制度、优秀教师片内交流制度等配套制度。

建立校长与教师分列考核的机制,制定符合东莞特点的校长专业标准,建立健全过关职级序列、校长评价、职级晋升、职级待遇、校长培训、校长交流等关键性制度,出台《东莞市中小学校长职级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相对稳定的中小学校长队伍。

健全学校权责清单制度

推进学校管理制度改革,优化现代学校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学校权责清单制度,明确学校的职责和权利边界,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推进学校民主管理与监督机制建设,探索公办学校董事会或理事会制度,扩大社会参与学校治理。在各级各类学校选择2—3所学校推广东莞外国语学校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试点经验。

新建住宅区配套学校

完善学校配套布局,加快出台《东莞市新建住宅小区配套教育设施管理办法》,实现新建居住区和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中小学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数读

2015年,东莞共有中小学、幼儿园1521所,包括民办学校1026所,全体在校生139.1万名。其中,幼儿园949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506所、普通高中39所、中职教育22所、技工学校3所。

五年来,全市共增加中小学、幼儿园244所,在校生增长31万多人,通过积分制入读公办学校的随迁子女累计超过10万人。较2010年,新建扩建了高中阶段学校16所,新增高中阶段学位资源规模超过2万个,普通高考四项指标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

1、学前教育普惠工程

截至目前,新建22所公办(集体)幼儿园,共创建省规范化幼儿园893所,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占比74.3%。

2010年起连续5年,共向280所民办园拨付民办学校专项扶持资金1400万元;2012年起,连续3年,每年安排学前教育专项资金1.01亿元,用于补助、奖励幼儿园。

2015年,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511所,投入5100多万元奖补公益普惠性幼儿园。

2、随迁子女就学工程

近五年,全市通过积分入学制入读公办学校的随迁子女人数从2011年的1.6万余人增加至2015年的3万余人,受惠人数接近翻了一番,年均递增15.4%。

截至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人数超过75万,在公办学校就读的人数超过17万,占随迁子女总人数的23%,占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在校生总人数的53.9%。

3、民办学校促进工程

2015年,新创建民办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优质学校25所;整合设立东莞市民办教育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1.25亿元扶持民办学校。现有省义务教育标准化民办学校227所,占比90%;市一级以上民办普通中小学71所,占比26%;省规范化民办幼儿园700所,占比92%;等级民办幼儿园329所,占比43%。

4、初中教育提升工程

2014年实现全市公办初中优质学校全覆盖。经过初中学校“1+1”结对帮扶合作,15所受援初中中考平均分与全市镇办中学的总平均分差距,从2011年的38.1分缩小至2015年的16.35分。

5、职业技术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工程

公办中职学校从19所调整为14所,对全市公办中职学校统一以“东莞市+行业(或专业)+学校”的格式进行命名。

“十二五”期间,组建6个职教集团,全市职业院校累计为社会输送了约30万名中、高职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

6、“高效课堂”工程

过去五年,东莞学生参加国家级体艺科普和学科竞赛共有1398人次获奖。2015年,东莞举办专题研讨、成果推介等活动达330多次,43项课题被批准为省级立项或研究课题,68项成果获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奖,获奖数量连续三年名列全省第一。

7、师资素质提升工程“十二五”期间,全市每年投入超过8000万元用于教师培训,年培训教师超过9万人次。截至目前,东莞培养选拔了由各类工作室主持人、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组成的骨干教师2000多人。

8、教育信息化推进工程

截至目前,全市公、民办中小学实现100%接入教育城域网,确定100所慕课试点学校,并已有26所学校开展慕课教学试验,评选出优课微课资源2.4万节,参与慕课网络教研教师3.6万人次。建成与国家、省资源平台对接的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已收录东莞学校提供的数字化教学资源30多万条。

策划:吴少敏 王慧 统筹:李永霞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李永霞 冯文美

 


—— 信息源自: 南方日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