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取消数学课,大胆创新还是权力任性

--------------------------------------------------------------------------------
点击次数:1942  发布时间:2015-10-23 16:10:20

 
漫画/王铎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数学一直是我国低年级小学生的“标配”课程,然而在山东省聊城市的一所公立小学中,一二年级的学生却取消了数学课,校长称,逻辑性强的数学课程并不适合低年级的学生,这项大胆的改革也引发了不少的争议。

    尊重学校自主办学才会有素质教育

    止凡

    聊城市嘉明第一实验小学尝试进行的数学教学改革,让我想起了那本著名的《窗边的小豆豆》。小豆豆上学的那种完全自由的学校,在日本可以存在,在中国却很难。尤其是在公立学校,教学模式与安排几乎完全统一,聊城这所学校竟然敢于试验取消一二年级的数学课程,光是这种改革精神与创新理念,就值得让人点赞。

    取消数学课并不代表不学数学,而是在孩子逻辑性并不很强的一二年级暂时不学,今后再补学相关内容。事实上,一二年级所能学到的数学知识的确有限,一年级的数学尤显拖沓。一堂课学习5的加法,一堂课学习6的加法,整个一学期都只学到20以内加减法,为什么不能系统学习而非要分得如此明细?等到三年级再系统学习,未必就会影响孩子的数学成绩。

    作为一个小学生家长,我能深刻体会到三年级是小学学习的一个分水岭,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如果我孩子所在学校取消一二年级数学,我肯定会举双手赞成。因为一二年级所有的数学内容,等到孩子更大一点后,要不了很多课时就能学会。更何况,一年级很多数学内容,其实早在幼儿园就学过了。一二年级是孩子适应小学生活的重要阶段,没有数学课也许会让他们更快乐地适应。

    当然,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既有观念影响下,也许会有家长并不认同一二年级不上数学的做法,这也是很正常的;但好在就读选择的丰富性,会让那部分家长给孩子找到合适的学校。可怕的,不是某所学校教学安排的差异化,而是所有学校都一个样,因此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家长根本没法对学校的教学方式表达态度。

    所以,允许有想法的学校在教学安排上做出一些创新,也是“万众创新”在另一个层面的应有体现——有创新的学校,才会有创新的教育,才能从小植入创新的思维。有的网友担心“各搞各的,又要乱了”,还有的网友调侃“这校长小时候数学肯定不好,所以立志长大了取消数学课”;其实,正如原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所说,“一提教育该谁管,就想到国家管,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落后观念。”

    在义务的方面,教育不仅仅是国家的事,更是全社会的事;而在权利的方面,更该如此。某种意义上,“大一统”式的、教育部门决定一切的办学模式,不仅是应试教育的罪魁祸首,也是教育落后与人才浪费的根本原因。从教材选择、教学安排到考核评估,都有一套完全统一的要求和办法,在这种集中行政管制之下,无论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都不可能出现与应试教育不同的办学模式。

    如果说教育的垄断与行政化,是严重影响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那么,尊重学校自主办学,也许正是素质教育的开始。

    教育创新改革不能太随意

    乔杉

    针对这项改革,争议尖锐而激烈。反对者认为,目前学校一二年级开设的数学课程是打基础的内容,体会和感知是这一阶段的重要目的,因此数学课在这个年级是必要的。而支持者,特别是这位校长认为,低年级的孩子记忆力好,逻辑性差,而数学恰恰是门需要逻辑的课程,加之小学数学知识点不多,容易让孩子陷入死记硬背的怪圈,因此可以取消数学课。

    所谓仁者见仁,不外如此。围绕小学低年级有没有必要学数学的争论,还可以继续下去,而且在短时间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但并不妨碍我们对这一教育改革的思考,特别是跳出数学看数学,会有另外一番感受。

    这位取消数学的校长,本身是教数学出身的。由此说来,堡垒总是从内部瓦解起,还是有道理的。其从业经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位校长平时是有思考的,是有一定发言权的。可是,也不能否认,反对者的意见有值得倾听之处。即便你再坚持己见,但毕竟没有说服别人。

    如果是一项普通的创新,那么只要自己坚持正确,大可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万一错了,大不了从头再来。在这个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必须支持和鼓励这种精神。可是教育不同,特别是当创新上升到改革时,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万一走错了方向,到时不是从头再来,而是耽误了一批学生,事后花几倍努力,甚至都不能弥补。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今天的教育改革,呈现出两种极致式对立:一是一些改革迟迟不动,一些校长,按部就班,没有一点自己的主张,不肯冒任何一点风险;二是一些改革十分随意,一些校长,胆子忒大,仅仅根据一家之言,就可以推出一项教育改革。或许现实教育存在问题,或许这样的改革有一定道理,但你能保证,真理就一定掌握在你手里吗?当然,真理需要实践检验,如果害怕实践,永远不会有真理。可即使实践,也必须经过必要的论证过程。取消小学低年级数学,这么重要的改革,事先经过了多少论证?组织了哪些层面的论证?

    教育需要创新,需要改革,但鉴于教育本身的重要性,教育创新和改革,必须是科学的、认真的。这也是专家所云,“在教育方式问题上,应该尊重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自主权,但是教育的创新也需要专业评估,给教师创新的空间也不是无条件的。”如果听由个别教师和领导根据一己之见,轻易推翻现行教育模式,这样的改革显然随意了一点,草率了一点。即便你有八成的把握成功,可剩下来的那两成怎么办?庄稼误了,下季再来;学生误了,可是一生。

    鼓励教育创新,支持教育改革,但教育创新和改革决不能随意。而是否随意,一定程度上是通过程序体现的,由充分论证保证的。即便有道理,也得让人信服。可我们并没有看到,这所学校取消小学低年级数学课,经过了什么必要的充分的程序论证。从这一意义上说,取消数学课的创新有些太随意,这让人忐忑不安。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