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民调筛选不靠谱的家长行为自己玩乐不陪孩子居首

--------------------------------------------------------------------------------
点击次数:2762  发布时间:2015-7-13 10:44:15

 

年轻父母由于责任感、安全意识以及育儿常识的缺乏,可能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伤害,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网对100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5.7%的受访者身边发生过因家长疏忽造成的儿童安全事故,59.1%的受访者认为目前年轻家长在育儿方面有些“不靠谱”,18.5%的受访者不认同这一说法,22.3%的人觉得不太好说。

  进一步调查发现,25.8%的人认为周围年轻家长的“不靠谱”育儿行为较多,39.4%的人认为不好说,32.4%的人觉得还比较少,2.4%的人没有发现。

  近日,家住北京的黄莉女士就遇到家长带孩子“不靠谱”的行为。“我在商场的停车场刚锁好车,就听到周围有敲打车窗的声音,仔细找了一下发现有个小孩被关在车里。”黄莉说,幸好小孩记得他妈妈的电话,她才能打电话让他的妈妈赶过来。“他妈妈过来的时候手里提着刚买的东西,肯定是直接把孩子锁在车里去逛街了”。

  除了将孩子置于危险境地之外,调查显示,家长们比较常见的“不靠谱”的育儿行为还有很多。其中,排在前四位的是:只顾自己玩乐不陪孩子(63.7%),没有耐心、打骂孩子(50.9%),过于溺爱孩子(46.4%),让老人带孩子(44.4%)。其他还包括:不注重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32.5%)、不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32.3%)、非母乳喂养(31.8%)、不以身作则(28.5%)、不注重孩子饮食健康(28.4%)、不会处理孩子的常见疾病(24.7%)、不关注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20.0%)等。

  今年31岁的网友“清茶”是一位3岁女儿的妈妈。她告诉记者,在跟身边的其他父母们交流育儿经验时,她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昨天我碰到了一个‘奇葩’的妈妈。在儿童乐园,那个妈妈纵容自己的孩子抢别人家小孩的玩具,还沾沾自喜地说这是教孩子学会竞争。还有一个好朋友,嘴上教育自己的孩子遇事要学会沟通,好好处理,结果自己却不能以身作则,动不动就跟人争吵起来。”“清茶”对年轻父母这些育儿方法表示很担忧。

  目前正在念研究生的王芸对记者回想自己的成长过程时,觉得有父母陪伴的时间实在太少了:“我小时候爸妈工作忙,我懂事之后就尽量学着自己照顾自己。虽然自理能力比较强,但有时候会有些自闭,不愿意跟周围人交流。”

  调查发现,63.2%的受访者认为一些家长育儿“不靠谱”是因为家庭责任感弱,60.9%的受访者认为是太依赖老人,48.6%的受访者归因于其没有育儿经验,36.4%的受访者觉得家长不注重学习育儿知识,33.0%的受访者归因于家长工作太忙,17.1%的受访者觉得可能年轻家长受父母一辈错误育儿方式影响。

  “清茶”认为家长“不靠谱”的育儿行为虽然跟没有经验有关,但最主要原因还是没有责任心。“我平时就把女儿看得比较紧,带孩子出门时甚至神经紧绷,怕出什么差错,虽然育儿经验也不多,但是会尽量多关注这方面的知识,让宝宝健康地成长。”“清茶”觉得,家长们要有自觉意识,懂得自我约束,将孩子的安全和教育问题放在心上。

  黄莉认为,年轻父母玩心重,有些人自己还像一个孩子,这个时候就需要长辈多帮忙、多给建议。但是老人不能全权把孩子“接管”过来,毕竟孩子还是应该多跟父母在一起。她表示,如果社区能给年轻家长提供一些育儿知识、育儿服务方面的帮助就更好了。

  对于育儿“不靠谱”的家长,58.3%的受访者建议他们主动学习育儿知识,54.7%的受访者建议家长改变“只生不养”的行为和观念,37.8%的受访者认为老人应放手让年轻家长锻炼,39.0%的受访者提出要营造鼓励年轻家长亲自育儿的社会氛围,36.1%的受访者建议长辈为年轻家长提供建议,34.3%的受访者建议社区开办公益性质的育儿培训班,28.7%的受访者建议完善儿童保护机制,监督家长行为,23.2%的人建议社区为工作忙的家长提供支持服务。

  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90后占22.4%,80后占50.8%,70后占20.6%,60后占4.6%。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