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高考膜拜可以转为教育膜拜

--------------------------------------------------------------------------------
点击次数:3198  发布时间:2015-6-8 16:26:30

 

 教育和知识,是永远值得尊崇和膜拜的,我们愿意看到,所谓的“高考膜拜”只是它的表象而已。

  又是一年高考。

  和历年一样,考试前几天,安徽六安毛坦厂中学门前,再次上演了万人送考的盛况。考试第一天,广州的高三老师和考生妈妈们,为了能以“旗开得胜”来祈福考生,纷纷穿上了很少上身的旗袍。昨天,安徽省首位盲人考生在工作人员搀扶下走进考场,原本拥挤的人群纷纷后退,为这名特殊考生让道……这几天的中国,高考成了第一关注。这种关注不只因为考试会改变考生的命运,也是整个社会对高考这种平等机会、权利的关注,对与高考连在一起的知识和教育的关注,如果说那些虔诚送考的甚至烧香的家长,营造了一种“高考膜拜”的话,这也是可以转化为“教育膜拜”和“知识膜拜”的,这样的习俗如果能沿袭下去,围绕高考而形成的民俗,也许是现代人留给历史的别样财富。

  万人送考其实无可非议,就算那是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就算中国的教育制度还急需变革,但送考的家长无非是希望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苦读而成才,这是历代中国普通人提倡而且借助的成才方式,习大大之前也是如此鼓励高三学生的,他用到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两句话。从积极的意义上,送考应该是对年轻人艰苦努力的肯定和慰劳,是正能量。

  今年高考第一天,江西替考事件就被爆出,可以看出,媒体为了获取一手资料,花了血本,他们知道,揭穿乃至遏制住这一黑色产业链,绝对会深得民心。因为高考是迄今为止,最平等的人才选拔形式,对于每个不能拼爹,没有后台的普通孩子来说,是他们珍贵又神圣的机会,就应该像保护生命一样去维护、捍卫。

  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是社会议论的话题,人们会借此想到当年考试的自己,也会重新拿起笔试试现在的作文能力,再一次做学生,再一次参与教育。在这种每年一次的回忆与参与中,又重温了知识的神圣和教育的尊严,不夸张地说,每年的高考,都应该是对整个社会一次文明洗礼。

  我国的教育已经历几次转型,已经由过去的以“衣锦还乡”和“光宗耀祖”为目的,逐渐向“培养有共同价值观的国民”和“有素质的人”转变,但即便如此,教育和知识,也是永远值得尊崇和膜拜的,我们愿意看到,所谓的“高考膜拜”只是它的表象而已。(佟彤)(北京晨报)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