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25日在青岛闭幕并通过了《青岛宣言》,提出信息技术可以改善学习途径并使之多元化,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学习质量。这次会议由教育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举办。
围绕“信息技术与未来教育变革”主题,来自90多个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企业的代表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上,通过“教育和信息技术领导者论坛”、部长级圆桌会议等,对“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确保信息质量”、“有关包容性和适切性的终身学习”和“普及有质量的学习内容”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达成广泛共识,通过了成果文件《青岛宣言》。
《青岛宣言》提出,信息技术可以用于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和培训,并进一步触及弱势群体,包括农村青年、成人、妇女、女童、校外青年和残疾人。《青岛宣言》建议所有教育利益相关者为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在获取“开放教育期刊资源”方面提供便利,并充分评估免费开源软件及开源标准的潜力,特别是对残疾学习者和母语学习者开放信息技术解决方案。(记者 董洪亮、周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