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网友@四川高校新鲜事儿爆料称,四川师范大学“大学生性文明与性健康”课程的期末试题“惊现神考题”,压轴题为“如何看待大学生约炮”。对此,出题老师向记者澄清,爆料网友曲解了题目,本意实为“大学生如何看待约炮”,旨在引导大学生从性道德、性文明等角度反思该行为。(1月6日《南方都市报》)
从网友发布的图片来看,这道“神考题”的题目原文为:“目前社会上有一种现象,通常不是想恋爱却又有性需求想满足的人,通过网络聊天软件找他人相约见面发生性关系,俗称约炮。作为一名大学生,你认为应当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大学生如何看待‘约炮’”与“如何看待大学生‘约炮’”,确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网友是否曲解了题目本意,而是大学考题中该不该出现“如何看待‘约炮’现象”这样的题目。支持者认为,让大学生在考题中讨论“约炮”现象,能正确引导学生对这种不道德行为进行理性认知,从而树立正确的性道德和性观念;且这种讨论贴近现实,教师不出这个考题,不代表此类社会问题并不存在,或远离了莘莘学子。
然而在我看来,正规的大学考试,不应出现如此低俗、过于赤裸的讨论。约陌生人见面并发生性关系,从道德上看,是一种没有情感基础、没有责任感的错误行为,从法律上看,若涉及金钱交易,更涉嫌卖淫嫖娼。这个问题,明显属于是非十分清楚的问题,连“非黑即白,非黑即白”的二元价值观问题都不是,又有多大讨论价值?
大学性教育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约炮”现象的不道德甚至于违法,完全可在性道德教育中将此类“重口味”问题稍作涉及,而不必使之出现在试卷中。大学性教育固然不应“羞答答”,但也不宜“赤裸裸”;固然要“接地气”,但也不宜“失分寸”。否则,大学性教育有可能沦为“色情教育”。大学毕竟是探索高深学问的地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性道德和性观念,也应该更有学问一些,更高雅一些。
而“约炮”进大学考题,恰恰折射出大学性教育存在媚俗化倾向。除了让大学生讨论如何看待“约炮”现象,据报道,也有大学性教育老师在课堂上讨论“自慰一周几次才算适度”。对于这些“重口味”问题,大学生完全可以从网络上搜索得来,大学性教育何须告诉他们标准答案?何为“安全的性”和“道德的性”才是可以教给他们的。
从“约炮”进考题引发争议来看,大学如何进行性教育仍是需要探讨的问题。一方面,要避免大学性教育仍流于形式,甚至谈性色变,连形式都没有。另一方面,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将性探讨得越来越开放,开放得越来越没有底线,甚至依靠“约炮”“神题”来哗众取宠。当考卷上可以探讨“约炮”,大学生口中是否可探讨更庸俗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