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教育公平是在线教育生存的关键?

--------------------------------------------------------------------------------
点击次数:2404  发布时间:2014-11-5 17:42:45

 

在线教育作为一种还没有清晰盈利模式的互联网经济形态,却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特别在中国将MOOC、翻转课堂等在线教育方式以政策的方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以纯经济学的角度我们很难找到这么做的答案,但是站在公共服务和百姓需求的角度,我们会发现在线教育的爆发除了具有盈利的可能性外,更多能够有效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尤其在中国当前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情况下,在线教育还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解决教育公平成为中国教育难点问题

随着现在中国社会的转型,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从“能上学”转变到“上好学”,当前教育资源配置均衡问题已经由是教育问题升级为社会问题。

以致人民日报评论道:“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底线,农村孩子弃考传递出一个信号:底层上升通道受阻,社会阶层固化趋势加剧,贫穷将会代际传递,一代穷世代穷。推进城镇化重点是人口城镇化,阶层固化阻碍了农民变市民,将给经济社会转型带来冲突和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讲,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平等机会,才能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这方面国家也大力推举各类政策予以解决,比如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和书本费,同时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寄宿生生活补助,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以输入地为主,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行与当地学生同等对待的政策,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可是无论是推进义务教育、取消异地高考还是增加打工子弟学习机会,从根本上来看并没有彻底消除教育公平问题,因为问题的本质不在于考试、学校等各种外在因素,而是由不均衡的教育资源配置所造成。由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及优质师资稀缺等问题,农村和偏远地区仍旧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长期存在,多年来国家针对教育公平化采取的各种措施取得的成效并不太明显。而随着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及网络的建全,在线教育似乎为教育公平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

在线教育将突破当前教育改革困局?

在2013年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就表示,硬件条件的公平是可以达成的,政策条件的公平是可以达成的,而师资的公平、均衡却令人头痛,现在出现的MOOC等在线教育方式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说在线教育虽然不是万能神药,但确实是“科学合理地配置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重要手段之一。

近日在“解放教育——互联网教育高峰论坛”上,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曾指出中国教育的重大现实问题和时代任务:(1)如何不断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如何科学合理地配置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3)如何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地位,推进教育国际化。解决这三问题的根本除了在教育体制上进行改革外,在技术层面则是可以依靠于互联网技术,在这一点上学大教育、沪江网、百度作业帮等在线教育平台等都在推进各类公益项目。

“任何一个学生都喜欢1对1课程”, 这句在业内普遍认同的话,说到家长、学生的需求痛点,但现实是优质的1对1学习资源不可能“免费”地无限延展,所以这其中凭靠1对1辅导起家的学大教育所推出的e学大在教育公平方面的尝试更具意义。根据e学大最新公布数据显示,其已经有1万个知识点,4万个优秀教案、2.5万个微课程、100万个题库,这些学习资源通过e学大打破空间的界限输入中国贫困、偏远地区,无疑将促进学习资源的公平配置。

尤其在这个“消费互联网向互联网产业转换”的时间节点,学大教育近日又提出e学大构建“双生态系统”,实现“用互联网连接人和教育”的战略目标。这种双生系统其中的一个系统便是校内共建系统,它是以全日制学校为主体,依托于e 学大,帮助学校建立高效的数字化教学,让更多学生能在课堂时间享受到优势个性化智能服务,使优质教育得以打破时空界限延展。

正如学大教育CEO金鑫公开表示,e学大个性化智能辅导系统,除了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更加高效、透明的个性化智能辅导外,还能打破区域,弥合教育鸿沟,为资源不足地区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的学习平台。无疑,e学大将会成为促进教育公平的利器。

当然,教育作为一种“基础配套设施”,其合理配置、公平配置都离不开政府的推进,我们欣喜地看到北京地区已经开始在公办教育引入民办资源,进一步推动财政资源与民间资本的合作、公办师资与民办师资的结合,实现公办与民办的相互促进,让优质的民办教育资源成为公共服务,成为惠及整个社会的利好政策。

互联网的”共享性“决定解决教育公平的”有效性“

对于为什么在线教育可以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无疑是由于互联网共享的特性。对于互联网的共享特性,这本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互联网之父伦纳德•克兰罗克(Dr. Leonard Kleinrok)认为互联网的运作包含两大的因素:一是使用它的人类(近二十亿人通过互联网与他人共享资源),一是文化(也即开放性、共享性、信任度等早期互联网文化)。

从中我们发现,共享是互联网的天然基因,任何的互联网经济模式都离不开链接、价值资源的分享,正如克里斯•安德森所言,当一部分富有的人为技术付费时却让另一部分相对贫困的人免费获得这项技术。互联网这种共享特性用于在线教育同样适用,即一部分学生付费学习的同时也能让另一部分贫困、偏远地区的学生以更低成本获取同样的学习资源,使教育公平变为现实。

过去,虽然“有教无类”孔夫子已经呼喊数千年,可限于技术、时空等因素,教育公平仅仅是一种理想,在农业时代只有拥有相当物质财富的人才有机会接受“名师”教育,而在工业时代“名师”教育永远是那些少数拥有“天赋”考取高分人的专利。今天,在信息时代,依赖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数千年的教育理想开始转变为现实,据统计,MOOC让哈佛的老师一年教授的学生就超过自己40年教授的学生数量,使世界上热爱学习的人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世界一流大学一流教授的优质课程。

如之前所说,在中国,目前也有许多企业已经付诸行动。像百度作业帮启动“蒲公英计划”,关注教师群体解决教学中缺少互联网硬件与软件的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多教育资源及培训机会,协助他们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实现乡村教育水平及打工子弟学校教学整体水平提高。还有学大教育参与的民进中央的系列捐助活动,帮助偏远地区捐助电脑,并捐赠e学大教师培训账号,借助互联网的方式把更先进的教育理念、知识持续传递给偏远教师们,使偏远地区的孩子能享受到优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化等。

在线教育确实给教育公平化带来新的想像,因此,当我们再回望在线教育的盈利模式时,不应总以资本的角度进行解读,想象一下作为百姓的家长、学生对优质学习资源的渴求,再想象一下政府对优质学习资源配置的鞭长莫及,我们或许会为在线教育找到一个更好的生存模式。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