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旧版语文课本8首古诗遭删除 让语文教育理性回归

--------------------------------------------------------------------------------
点击次数:3493  发布时间:2014-8-27 12:35:18

 上海中小学开学在即,提前拿到课本的家长发现:新的一年级语文课本删除了旧版本中全部的8首古诗,引发热议。(8月26日《新闻晨报》)  观点①

  古诗教育应从小开始

  上海一年级语文新课本删去的古诗分别为:《》、《》、《登鹳雀楼》、《寻隐者不遇》、《悯农两首(其二)》、《夜宿山寺》、《江雪》、《梅花》,都堪称经典之中的经典。这些古诗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诵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意蕴悠长,理解也并不困难,此次删除实在可惜。  孔子有云:“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启发情志、了解天地人间万象、交往朋友、怨刺不平为学诗之旨意;其更有“不学诗,无以言”之说。虽然其中的“诗”具体指上古的《诗经》,但也足以说明诗这种文学体裁对于人的教育至关重要。诗是中国传统文体之大宗,学诗可以培养人的气质修养、情感灵性、人文精神。诵读古诗,也是学生接触传统文化、古典文学的开端。况且,文化的底蕴和底气应该从小启蒙培养,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美感熏陶,这亦是古而有之的传统。很多人会以功利之心评判诗词对于人的意义,而文化的影响往往是无形的,“诗性教育”重在积累和感悟,文化的接受、美感的体悟也是从小“养”成的。 (刘晓彤)  观点②

  让语文教育理性回归

  对于孩子来说,虽然能将这些古诗词背下来,或许含义也能背出来。但是倒背如流也仅仅是在背诵而已。有几个人能真正在心灵深处理解诗歌的意境?缺少了对意境的理解,也就使古诗文的学习失去了意义。古诗都是文言文,这原本就给理解增加了难度。再加之诗歌是一个高度凝练的表达体裁,很多诗歌还多是隐喻的。这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即使倒背如流也没有多少意义。低年级语文的目的,应该是认识汉字,不应该赋予太多枷锁。等到孩子长大到对于诗歌有理解能力的时候,再让他们去学习领悟古诗会收获更好的效果。

  想起《还珠格格》里有点夸张的一幕。一首很好的诗歌,紫薇读出的是诗情画意,而小燕子读出则是“烤鸭的味道”。这是因为小燕子和紫薇的文学涵养不同。同样的,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秀美的古诗他们读出的也只是“烤鸭的味道”。一年级语文课本删除古诗是教育理性的回归,也符合了孩子的心理年龄。  (郭元鹏)

(来源:广州日报)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