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情商中国

--------------------------------------------------------------------------------
点击次数:3274  发布时间:2013-9-4 14:14:32

 

如今企业家出书所见多矣,讲成功经验,讲管理心得,而陕西省政协委员、西安高山流水集团董事长徐彦平的《情商中国》一书显得别具一格,他讲的是情商,讲的是文化,讲的是世道人心。

  “情商”本是从西方舶来的概念,徐彦平却认为它的根子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

\

  《情商中国》:情感和利益如何兼容?

  这个观点我无法完全赞同,但不否认他的视角有其独到之处。的的确确中国文化崇尚情感的价值,中国人的社会交往讲究情感的内涵。有鉴于此,徐彦平重新定义了“情商”。他的意思,情商首先是一种价值态度,要人自觉去增进情感、控制情绪;其次,情商是一种处理实际事物的能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五月视察天津人才市场时所指出的,“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在复杂的社会实践中控制情绪、调适心态、增加情感、促成和谐,这样的能力就是情商。

  该书用二十三万字分五章来阐述他认为最关键的问题,分别是公平之道、不平等产生情感、在商言商、情商与文化管理、不公平产生仇恨,涉及到了情商的传统文化根基,情感和情绪发生的逻辑,中国传统商人不自觉的情商应用,立足于情商的文化管理,用情商思维来解决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等等。

  尽管内容牵连甚广,不过也暗示徐彦平似乎有哲学家用几个基本概念来解释人世万象的抱负。成不成功不好说,但作者的胆识是令人敬佩的。无论是经商,还是企业管理,乃至社会治理,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世故人情,徐彦平都认为其中有“情商”的逻辑所在。他把“情商”剖析为两条具体的运作规则:不平等产生情感,不公平产生情绪。这是该书的独创性,值得一说。

  情感发生于不平等,咋一看到,有些吃惊,但仔细寻思,结合生活经验一对照,立刻可以觉察到这句话所闪烁的生活智慧,一些美德如谦让、舍得、情义等,其道理不就是基于此么?至于“不公平产生情绪”更好理解了,人内心皆以公平为尺度来衡量得失,种种负面情绪如斯而生,乃至积累成仇恨。从微观来看,仇恨是报复的根源;从宏观来看,仇恨是社会失序的动力。所以,公平,从个人来看,是内心的承诺;放大到社会运作机制上,是机会和制度的平等、公正。个人有情绪不就是因为承诺未兑现么?社会有情绪,不就是因为机会不等与制度不公么?徐彦平或许说得比较简单,尚未论证充分,理论上有不够圆通之处,但从这两条规律到观察人的心态、观察社会的整体运作,从这两条规律来定义和阐释“情商”,确有不同寻常之处。所以,从这两条规律来寻求管理之道,徐彦平就认为是文化管理。文化管理,无非是回到最本源的人性根基上的管理。读这本书,还让人感觉到,作者在强烈向读者证明文化管理时代已经来临。

  徐彦平曾分别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作家班和管理学院,身体里流淌的是诗人和企业管理者的血液。此外,他还从过军,人生经历够丰富了。读这本书,让人鲜明地感受到了诗人的语言,企业家的睿智,还有仁者的情感关怀。所以这本书内容很是丰富,不是在空谈理论,所举的事例旁征博引,古今中外无所不包,既涉及有农村的乡土人情,又畅谈国际国内时政大事;既谈论有明清民间商业价值导向,又剖析现代西方跨国企业管理精髓,所以这书读起来饶有趣味。

  必须要指出的是,作为出身顶尖学府的企业家,徐彦平身上带有知识分子兼济天下的情怀。他在商言商,但义利兼顾,满怀社会责任感。《情商中国》一书从商场的情商和人际关系入手,引申和放大到整个社会生活领域。

  徐彦平在书中认为,不公平产生情绪,情绪不加以疏导就会产生怨恨,怨恨不及时排解就会产生仇恨。“不患寡而患不公”,维护稳定的关键在于公平。确保公平,才能减少抱怨、不满等情绪的弥散,真正地维护好稳定。文中谈到公平,比起看似美好而难成现实的“结果公平”,作者更看重的是“效益公平”,即机会均等和程序公正。作者说:“在平等的机会分配下,依靠公正的制度作为保障,这样的结果方为公平。”

  近年来,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特别是各级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对立冲突日益显现,矛盾日益凸显,这固然是旧有格局逐步解体、新的格局尚未完全建立过程中的难免阵痛,然而一些基层干部在缺少对各阶层人群所处环境的分析,也缺乏对不同阶层采取不同疏导方式的技巧,使情绪得不到控制,反而升级演变,也是造成一些地区、一些领域越“维”越“不稳”现象的重要原因。《情商中国》一书确是一副良药。

  近年来,各级党政领导提出“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的理念,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主动查找矛盾、化解纠纷,最大限度地使社会矛盾不积累、不激化。矛盾的化解不等同于简单粗暴的压制,要善于运用疏导和关怀。这一道理对于化解企业发展中的内部矛盾,以及日常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化解同样适用。智商是科学,情商是艺术,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才说,“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更多需要的是做群众工作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就是适应社会能力”。万贯家财不如薄技在身,情商当然要与专业知识和技能结合。如何合理有效地疏导,正是对各级党政干部和企业管理者情商的一个挑战。

  《情商中国》一书追古抚今,包罗宏富,可谓“大文化”、“泛管理”,毫无疑问值得各级党政领导、基层干部一读。这本书对于企业负责人提升管理水平以及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的相处也大有裨益。(禾兑)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