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让教育远离“棍棒”

--------------------------------------------------------------------------------
点击次数:44771  发布时间:2013-5-10 16:22:20

 
让教育远离“棍棒”

   郭山泽 图

  5月3日,在江苏省淮安市北京北路上,一名小学生模样的男孩当街跪了一个多小时,而让其下跪的人正是他的母亲,因为母亲被老师告知孩子在学校偷同学东西。据目击者介绍,在罚跪之前,母亲脱下高跟鞋,用鞋子抽打孩子的手,罚跪之后,她本人径直离开。这种粗暴的体罚让人大跌眼镜,同时再次引发人们对“棍棒教育”的关注。

  “棍棒教育”源自家长专制

  提起“棍棒教育”,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句俗语——“棍棒底下出孝子”。多数中国人会相视一笑,儿时挨打的记忆、为人父母后痛下打手的记忆统统涌上心头,五味杂陈。

  而中华文化的教育历史中,“棍棒教育”是家长专制,更确切的是父权专制的产物。民间耳熟能详的明传奇《绣襦记》有郑元和被其父活活打死一节;小说《红楼梦》里贾政打宝玉的情节更是鸡飞狗跳,宝玉虽然没有伤了性命,但也养了一个多月。家长专制带来父权的绝对威严,父亲平日高高在上,对儿子冷漠疏离,在他们看来,儿子不按自己设定的轨迹成长,离经叛道,就是忤逆。一旦儿子犯错,不分青红皂白便是一顿打,发泄完毕,又撂开手不管。

  “棍棒教育”的野蛮武断,早已为教育家所诟病。孔子素来提倡“因材施教”,后人对此多有继承;封建制度被推翻后,家长专制作为其中重要的弊病被予以否定,取而代之的是人人自由平等的观念。但制度容易推翻,观念难以迅速转变,家长专制余韵犹存,“棍棒教育”阴魂不散。2011年,“狼爸”萧百佑凭借其“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的理念以及四个孩子中三个考进北京大学的事实火了。虽然民间私下的打孩子行为并不少见,但家长多半抱有不得已为之的态度,“狼爸”以此作为教育心得并加以推广,不免一石激起千层浪。

  与此相对的,是一个奇怪的节日——4月30日“国际不打小孩日”在中国的遇冷。“国际不打小孩日”(International Spankout Day)由美国反体罚组织“有效管教中心”(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1998年发起的。它的英文名称中“P“″K一词俗称“打屁股”,所以有人也将中文译成“无巴掌日”或“拒绝体罚日”。这个节日的口号是:“请来试试看,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或者你将会发现,今天过后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小孩了。”可是十余年过去,直到今年都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节日。是节日没有影响力,还是“棍棒教育”实在积习难改?

  “棍棒教育”与保护儿童权利思想缺失有关

  全国少工委办公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1999年“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在家里,6.4%的孩子经常挨打,17.5%的孩子有时挨打,47.3%的孩子很少挨打,从未挨打的孩子仅有28.8%。2005年时依然只有不到30%的孩子完全没有接受过“棍棒教育”,可见其影响之深。

  “棍棒教育”的普遍存在,及“国际不打小孩日”的遇冷,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研究员看来,都与中国传统思想中儿童权利的缺失有关,儿童没有地位,是大人的附属品,因此有“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之说。孙云晓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对父母的称呼是‘家长’,‘家长’就是家长制的缩影,表明父母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国际不打小孩日’是源于美国的纪念日,并非世界通行的、有影响力的节日,没有被广泛知悉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国际不打小孩日’带来的教育学命题,值得社会关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大伟对本报记者表示,它的出现体现了对孩子权利的充分尊重,及对体罚教育的坚决反对。同时,这并不意味着欧美家长不惩戒小孩。欧洲教育名言有云:“男孩的耳朵长在背上(屁股上)”,意思是对调皮的男孩而言,惩戒也是一种常见的教育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四大原则,但绝大多数父母对此不了解、不重视、不遵守。而现代儿童观,即儿童拥有合法权益、人格尊严,

  应当受到保护等,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还是比较脆弱,需要反思。

  “棍棒教育”伤了孩子心

  “棍棒教育”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和人格扭曲,使他们没有安全感,自卑,无助,缺乏自信心。在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编著、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中国未成年人数据手册》中,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在挨打之后,67.3%的孩子心情气愤、痛苦、伤心,18.1%想离家出走,9.2%甚至产生了死的念头。据相关分析发现,中小城市和西部城市的孩子感到很“气愤、痛苦”的比例偏高,这一感受与年龄呈正相关,年龄越大比例越高。此外,“产生死的念头”的孩子,随年龄增大比例也增高;女生的比例要比男生高,城市孩子的比例高于县镇和乡村。

  王大伟认为,长期严厉惩戒的结果是,孩子胆小,自信心差,抑郁,但具有守规矩,不屈不挠,节俭奋斗,适应社会的性格特征;而从不被惩戒的孩子相对会胆大,自信,但也可能有不守规矩,贪图享受与不思进取的性格特征,这就是溺爱造成的。

  孙云晓说:“孩子的成长过程应当是逐渐独立的过程,其中最需要

  自信心的支持,其来源就是亲情和友情。而‘棍棒教育’会使孩子产生两种情况,一是自信心缺失,二是从自卑转而成为‘小霸王’,接受并认同暴力模式,把恃强凌弱看成正常的生存法则,从而把攻击、伤害他人作为发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立法保护孩子免受虐待

  “棍棒教育”终究还算一种教育模式,是为起到教育目的实施的惩戒,但是惩戒必须要有度。上述调查还显示,76.2%的孩子认为父母打得比较轻,而有12.5%认为父母下手重甚至留有疤痕。王大伟表示,“倘若超出惩戒范畴对孩子造成伤害,那就成为了家庭暴力,严重者将成为刑事犯罪。对家庭暴力和虐待,全世界都必须说不。联合国出台了相应规则,对家庭暴力予以惩戒,《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其他法规对保护孩子不受虐待作出了相应规定和约束。”

  在电影《刮痧》中,刮痧留下的孩子身上的伤痕被美国各方认为是受虐待的证据,从而使在美国居住的中国家长丧失了对孩子的监护权。而在中国,家长老师对孩子进行虐待的案例并不少见,其中一些严重、致死致残的案例被曝光,而不明显的案例很容易被漠视。王大伟认为,所有教育中都包含惩戒与爱两个方面,然而很容易被简单划分为惩戒与溺爱之争,欧美文化中并不缺乏惩戒因素,而中国文化中亦有爱护的成分,所以不能把中国与欧美简单地二元对立。只有当重视孩子的权利和尊严成为家长和老师的共识时,虐待才能从根本上被消除。

  在遏制虐待方面,一些欧美国家的立法可提供参考。新西兰、德国等国家为遏制虐童专门设立了特定罪名。新西兰设立了“虐待未成年人罪”,《新西兰刑事法典》第195条规定:“虐待自己监护、照顾的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或纵容自己监护、照顾的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受虐待,致使被害人身体受到伤害,精神失常或精神障碍的,判处五年以下监禁。”德国则设立了“违背监护或教养义务罪”,《德国刑法典》第171条规定:“严重违背对未满16岁之人所负监护和教养义务,致使受监护人身心发育受到重大损害,或致使该人进行犯罪或卖淫的,处3年以下自由刑或罚金刑。”还有些国家和地区,如法国、荷兰、日本以及中国香港地区并未设立具体罪名,而是将造成严重后果的虐童行为纳入到其他犯罪的规制范围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也都对保护儿童合法权益、防止虐待有详细的规定。“在欧美,保护青少年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是具体、便于执行的操作手册,我国的相关立法则原则性强,实施中有一定困难。”孙云晓说。

  “中国的某些立法精神是超前的,对原则性的条款规定得很全面,”王大伟说,“这两部法律对未成年人行为规范在理论性上比较强,相比之下欧美国家的法律法规里操作性的条款更多。但欧美国家保护未成年人的权利,并不意味着对他们的放纵。”

  在立法保护的基础之上,相信随着现代儿童观的逐渐深入人心,“棍棒教育”、虐待孩子的行为会渐渐减少,最终消失。“棍棒”走进历史,然惩戒与爱的教育将永存。

  (原标题:让教育远离“棍棒”)

 


—— 信息源自:检查日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