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小学生出书,击中国学教育机构的硬伤

--------------------------------------------------------------------------------
点击次数:6604  发布时间:2013-4-16 16:26:34

    《论语》,一部我国传统儒学文化的经典著作,千百年来都是莘莘学子学习专研的必读之书,今天的人们提起《论语》也会肃然起敬。有一群四年级的小学生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故事与论语结合,写出了一本《我们的论语故事》。小学生们用自己生活中的所感所悟和语言形式讲述着与《论语》有关的故事,不仅通俗易懂,更是活灵活现。如今国学热、国学潮,兴旺了国学班,而有的国学教育机构却高举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帜,收着高昂的学费,教着言不由衷的“之乎者也”。这与小学生们从生活中领悟到的国学精神而言,是不能比拟的。

不少送孩子去上国学班的家长反映,有的国学班为了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特意将课堂布置成过去私塾的样子,连服装也换成古代学子的样式,教学先生们摇头晃脑的教着“学而时习之”。初看之下,确实很有古风典雅的感觉,但是学费也“高雅”的让人瞠目结舌,让人怀疑这是一场借着国学名号的秀。

形式如此之庄重,学费如此之昂贵,能让孩子对我国古典文化和历史有所了解,孩子能得到提升,倒也是很多家长愿意的。但事实却不一定,教学先生们嘴里念着“之乎者也”,孩子们也学着“之乎者也”,脑袋里却不知所云;课堂上背的滚瓜烂熟,课堂下,未必就明白其中真意,不过是走着形式主义的过场。

别说孩子,就是大人,对生涩难懂的古文也不可能通过背几遍就能明白了解的。一味的背诵,以及听着云里雾里的高深解析,除了乏味,依然不能明其理,更不能将之运用到现实生活中,那无异于一部读书机。这样形式主义的学习对先贤留下的珍贵《论语》算不算一种误解呢?

湖南师大附小四(2)班的同学们,《我们的论语故事》的小作者们,在普通的教室里,穿着普通的衣服,普通的学习着,没有华丽的秀场,只有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自身的所感所悟,真正做到“每日三省吾身”,以实际行动来诠释《论语》。和身边的同学、老师、父母所发生的些许小事中,悟出大道理,将干瘪难懂的《论语》简化成美妙易懂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就是经常发生在你我他,每一个人身边的。正如小作者们所言,他们不是作家也不是艺术家,只是一群生活的记录者,读书、写书也不过是他们成长的过程,并不是结果。当孩子们伴着自己的经历和感悟成长时,渐渐明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而不是空洞的口号时,也正是他们将之融入成自己的了,这是孩子之幸,更是国家社会之幸。

  这套书自出版以来,受到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有读者表示该书“读来觉得特别亲切、生动”,“尽管文字显得有些稚嫩,但孩子的视角很独特,能通过反思自己的日常言行来解读孔子的思想,学会一种生活的智慧,很有意思。”对于国学教育机构高昂的学费,形式主义和刻板呆滞的教学方式,真的需要反思了。只有如小学生们般,做到知行合一才能将国学文化传承发扬下去。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