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福建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让教师共享“云”资源

--------------------------------------------------------------------------------
点击次数:3580  发布时间:2013-1-22 11:41:24

 

  近日,福州一中历史教师肖献明在本校讲授“把握学科特征,玩转高中历史”,而位于闽北山区的光泽一中,该校教师则通过远程视频实现了同步收听、同步教研。 

  近年来,福建省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在省级数据中心引入云计算技术,通过运用虚拟化及云计算技术实现资源整合、动态管理、自助服务和自动化,最大限度满足未来几年教育信息化对软硬件等基础设施的需求;建成教育云服务平台和覆盖全省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教育专网,各级各类学校可以通过教育专网和互联网参加视频会议、远程培训和互动课堂的学习交流。 

  名师课堂搭上“网络快车” 

  “过去英语教学困难很大,山区学生对枯燥的教法深感厌烦。云服务普及后,可以把更多城市优秀教师的常态课让边远地区师生直接收看,备课的条件和课堂上出现的问题都更具常态性,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体现更充分,对一线教师的指导意义也就更大。”光泽一中教务处副主任林安民深有体会地说。 

  “每所学校建一个网络中心,买一大堆设备,其重复建设、投入经费非常大,而且没有专业的人才去管理。”福建省教育厅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陈奕飞说,远程同步教学平台是基于云计算技术,采用云服务模式,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通过网络访问和使用服务,成本非常低,不用自己建机房、购买服务器、应用软件和运行维护,只要提出申请,当天就可以开通使用。 

  据介绍,依托教育云服务,福建省将打破地区、学校独立、分散、重复建设资源的模式,实行集中、统一、规范、系统建设优质资源,搭建统一共享云服务平台,实现城乡学校全面共享,由分散建设使用向大集中、大共享机制转变。同时,借助先进的福建教科网的技术及大流量带宽资源,使优质教育资源得以快速、高效、便捷扩散,让更多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能搭乘骨干网的快车。 

  网上教学、办公低碳又高效 

  福建省教育系统现有电脑90多万台,如果按使用周期5至6年来算,每年需更新电脑15%,更新量达到13.5万台,要投入经费3.33亿元。面对堆积如山的报废电脑、打印机等电子垃圾,如何进行固定资产处理,已成为摆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即将到来“云桌面”普及的时代,该省将推动个人电脑的操作系统和文件全部集中于“云端”,废旧电脑更新时,只需保留显示器、键盘、鼠标等简单设备,连接到云服务器,无论是在办公室、实验室,还是在旅途、家中,用户都能够通过不同终端随时远程接入,实现上网、教学、办公。相比传统的个人电脑办公环境,管理效率提升10倍以上,节省40%的投资,降低71%的电力消耗,设备利用率从5%提高到60%。 

  2012年11月,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培训,福建省教育厅通过云服务平台的视频会议系统举行,全省1万多人在各地分会场接受培训,与以往的面对面培训形式相比,直接节省经费200多万元。 

  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紧密融合 

  安全稳定、低成本,教育云服务支撑起优质教学资源全省共享和教育管理信息化。据介绍,福建省教育管理云服务平台即将上线,拥有办公自动化、学生综合管理、互动教学、教师综合管理、数字图书馆等优质教育资源,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学校使用、服务驱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对上杭县来说,预计2013年完成全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设施的标准化建设,2014年实现所有教学点光纤接入教育专网,全面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所有中小学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2015年争取实现全县教师人人有电脑,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实现全网对国家、省教育资源平台和教育管理云服务平台顺畅访问、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紧密融合。”上杭县教育局副局长温利平描绘了教育信息化美好的前景。 

  福建省委常委、副省长陈桦曾到光泽县调研扶贫开发工作,并在光泽一中与师生一同收看了福州一中对口帮扶光泽一中的远程同步英语教学。她表示,要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持续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让农村偏远地方的孩子也能享受优质教育。

 


—— 信息源自: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