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重庆“4+1”管理模式助山区留守儿童放飞梦想

--------------------------------------------------------------------------------
点击次数:3438  发布时间:2012-12-12 8:44:25

 

    “我出生在一个非常不幸的家庭,妈妈精神不正常,爸爸手有残疾,我们五姐妹加上父母共七人挤在一座小小的窝棚里。”在重庆秀山县隘口镇凉桥小学4年级留守儿童雷廷芳眼里,生活中没有一个完整的“家”。

  和雷廷芳一样,几乎每一个农村留守儿童都有着不幸的童年和坎坷的命运。10岁谢飞飞的爸爸因患间歇性精神病离家出走;9岁的全娅婷爸爸去世;11岁的禹华富爸爸残疾、妈妈离开、爷爷中风……

  这些来自重庆山区贫困农村的孩子,只是庞大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一部分。

  上世纪80年代,一股外出打工浪潮席卷而来,在山区贫困农村,青壮年不分男女,几乎倾巢而出,外出城市打工。2010年,全国这样的流动人口规模超过两亿,受现实条件所限,外出务工农民不得不将年幼的孩子留下并托付给亲戚,这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据统计,目前中国留守儿童有5800万,占农村儿童总数的28%,占全国人口数的4%。80%以上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隔代教育”导致部分留守儿童厌学、逃学,学习成绩也低于正常家庭儿童。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看电视没人陪,聊天没人聊,到处只有我一个人的影子,”重庆万州区龙沙镇龙沙中心小学5年级学生邓勤,在心灵日记本里与孤单对话。

  “以前见到生人就躲在桌子底下,不爱说话,十分内向,”重庆石柱县冷水镇小学老师谭久远回忆起学生刚到校时怕生的情形。

  重庆石柱县冷水小学是一所国家级贫困县寄宿学校,位于渝鄂边界,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最东边,和湖北省利川市相接,学校海拔超过1100米,最低气温达到零下10度,属于高寒山区学校。

  “半年洗不上一次澡,孩子身上全是黑东西;冬天睡在稻草木床板上盖着不到2斤重的棉絮,孩子们常常被冻醒。”在冷水小学工作12年的校长陈俊森回忆说,农村住宿条件差,孩子们卫生习惯差,常常脏兮兮。

  不仅如此,不知道游乐场为何物,不爱出城里,因为会晕车;不爱看电视,因为电视里的场景与他们的真实生活相差太远;偏远闭塞的农村生活,让留守儿童远离无忧无虑的童年,显得孤独、自闭。

  冷水小学5年级的谢飞飞,5岁之后就和伯父生活在一起。对他而言,已经记不得爸爸妈妈长什么样了。“伯伯和伯母就想爸爸妈妈一样,”飞飞对于陌生的父母没有想念,也不埋怨。

  然而,贫苦的生活让他们过早地懂事、学会独立和坚强。

  谢飞飞家住在离学校较远的农村,放学回家需要走2个小时山路,由木头堆砌的房子,四处透风,光线暗淡。5岁学会做饭,6岁开始下农田干活,平时经常扫地、洗衣服、捡柴、喂猪…当城市的孩子周末沉迷于电脑游戏时,飞飞早已用稚嫩的肩膀,担当起与其年龄不符的家庭重担。

  如今,为照顾培养好留守儿童,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各界团体也纷纷投入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中。

  为了使农村留守学生能够平安过冬,顶新公益基金会志愿者走进重庆石柱县冷水镇,开展冬令发放活动,为贫困家庭送去棉被、米油、方便面等冬令慰问物资,在隆冬时节为他们送去温暖关爱。

  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不在于一朝一夕,而在于建立相应的长效机制和模式。重庆是中国留守儿童问题集中的地区之一,据了解,重庆单亲或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达235万,占农村未成年人总数的43%。

  2010年由重庆市委和顶新公益基金会探索的留守儿童“4+1”模式,正在重庆31个区县的31所农村中小学中推广。从政治思想、心理情感、行为养成、人格品质、身体健康和营养安全等方面,构建一种“4+1”教育关怀留守儿童新模式。

  “从集团董事长到各事业群主管,到一线员工组成志愿服务小组不定期到学校持续关怀小朋友,和同学们一起过生日,家访了解孩子家里的状况并及时给予帮助…”顶新公益基金会重庆执行长周淑珍女士表示,关爱留守儿童需要从心出发,在成长的关键时期,“4+1”模式能给予他们真诚的关爱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我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教室里传来孩子们稚嫩的歌声,每一个留守儿童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社会各界的关爱给他们希望,带他们飞翔。

 

 


—— 信息源自:新华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