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每天63所农村小学消失”是教育之殇

--------------------------------------------------------------------------------
点击次数:3527  发布时间:2012-11-20 8:00:04

 

  近日,在21世纪农村教育高峰论坛上发布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显示,2000年到2010年,在我国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1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这种现象目前依然存在。

  在过去十年中,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效果的逐渐显现,我国教育体系整体出现了生源下降的情况,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人口转移,农村中小学适龄人口不断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农村学校的生存空间,生源不足、经费紧张等问题,使得农村中小学撤并成为大势所趋。为此,国务院在2001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降低办学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但回首过去十几年,虽然撤校并点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政策的初衷却未能够得到有效贯彻,部分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学校数量少、规模大,而不顾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在配套措施不完善的情况下强行撤并;更有甚者打着“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幌子,实则借机降低对于农村教育的投入,出现了“交通越不便、撤并力度越大”的怪现象。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报告中提出了“撤并系数”,该系数表明,2001年至2011年,全国历年的撤并系数平均为5.63,也就是说,平均下来,每年小学减幅超过小学在校生减幅的5.63倍;而抽样调查显示,农村小学生学校离家的平均距离为10.83里,初中生离家的平均距离为34.93里,流失辍学及隐性流失辍学率提高。

  不可否认,在城市化大背景下,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适度撤校并点是有必要的。但是优化资源配置不等于简单的资源集中,并不能成为减少教育投入的借口。所幸的是,在这场“大跃进”式的撤校并点运动进行了10多年后,国务院办公厅在今年9月出台《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提出“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在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备案之前,暂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这给了岌岌可危的农村学校一个喘息的机会,但对于决策层而言,目前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补上过去十年间因过度撤校并点而欠下的教育债。

  必须指出的是,虽然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稳步推进,但城乡二元化结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存在,因此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也将是未来必要的工作。有关地方政府也必须要认清,学校的撤并不是简单地节约经济成本,更要关注其社会效益。若农村教育的生机被断绝,那么乡村文化生态也必将走向“荒漠化”,这不仅仅是基础教育之殇,更将动摇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希望未来有关部门除了要进一步加大对于农村教育的投入,并坚持就近入学的原则外,在学校设点和撤并时更应该充分听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保障农村学生这一弱势群体能够清晰地表达自身诉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在学校撤并问题上兴利除弊,让农村学子不再为“求学路”而烦恼,让农村教育发展更为稳健。

 


—— 信息源自:上海金融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