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报告显示:我国部分地区行业出现过度教育现象

--------------------------------------------------------------------------------
点击次数:3257  发布时间:2012-11-20 7:58:35

 

    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17日发布的《2012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显示,由于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展、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中国教育在整体不足的情况下,出现了局部的过度教育。根据报告,在北京,以用人单位评判为标准估算出的过度教育发生率为47.61%,以个人判断为标准估算出的过度教育发生率为54.92%。 

  一个人所受的教育水平与他所从事的工作所需要的教育水平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当前者大于后者时,就出现了所谓的过度教育;当前者小于后者时,就出现了所谓的教育不足。 

  从行业看,过度教育发生率偏高的行业分别为金融保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视业、国家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业。从地区看,东部和中部的过度教育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过度教育说明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会有很多负面效应,特别是会增加劳动者对工作和收入的不满情绪。 

  过度教育的诱因是多样的。从劳动力市场视角看,拥有较高实际教育年限的求职者向就业稳定、培训和晋升机会多、工作环境好、工资高的一级劳动力市场集聚,从而体现出高教育水平劳动力在部分职业、行业、所有制、区域“收敛”的态势,而产业升级、技术变迁及竞争增加了传统岗位对高技术水平或高教育水平劳动力的需求,加之当前就业弹性的不足,传统工作岗位被替代、高层次工作岗位的技术变迁引致了“挤兑现象”,从而使过度教育发生的概率增加。 

  报告强调,过度教育是众多国家经济发展中都会面临的问题,处在转型期的中国也不例外。但整体上,我国还处在教育不足的阶段,社会对具有高技术水平和较高教育水平的劳动力依旧有着旺盛的需求,因此,从长期看,过度教育的发生率会逐渐减弱。

 


—— 信息源自:人民日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