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警惕带着素质教育“面具”的应试教育

--------------------------------------------------------------------------------
点击次数:4176  发布时间:2012-10-30 9:57:52

 

  一、对“合格+特长”的再思考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专家与学者提出的“合格+特长”素质教育理念,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影响很大,在实践中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加注重学生个体的成长。但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也自然地引发了对“合格+特长”理念的深入思考。

  首先,在实践中,如何衡量学生“合格”与否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决定了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合格或优劣。传统的意识以及人自身不断否定和超越现状的规律,决定了不论学生、家长或教师一般都不会让学生成绩停留在既定的“合格标准”层面,好了还要更好,这样还是会落入先前应试教育的窠臼。如果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特长教育,又会给学生进一步加重负担。

  其次,由特长发展而使人在某方面取得成功的例子很多,但就此提出“决定人生幸福的是特长”的说法就值得商榷了。人是否幸福的考量因素很多,“特长”并不是拥有幸福的决定性因素。“特长”一般是指特别擅长的技能或特有的工作经验。现实生活中除了少数人以外,大多数人都无法做到特别擅长某项技能,特有的工作经验更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谁能说那些没有在基础教育阶段接受过所谓特长教育的人不幸福或者就不能成为人才?因此,“学有所长”往往是学生更长人生道路上的事情,特长教育并不是基础教育的必需。

  再其次,特长教育固然有着积极的一面,有利于形成人的优势,但这个目的通过兴趣小组、社团活动或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达到。如果我们把形成学生的优势、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称之为“优势教育”,那么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要积极开展的应该是“优势教育”而非“特长教育”,“特长教育”只是“优势教育”的路径之一。必须警惕,把特长教育提升到不应有的位置上有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痛苦和失败的经历,这是在“应”功利社会的“试”,绝不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要有静待花开的境界和耐性。

  因此,在实践中如何认识和把握好“合格+特长”是一个重要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变成带着素质教育“面具”的应试教育,使学生进一步与情感体验、社会生活疏离开来。

  二、对素质教育实践基本特征的认识

  怎样的教育实践才是真正地实施素质教育?正确理解“全面发展”的内涵是正确开展素质教育实践的关键。学生的全面发展绝不是想象中的“全面发展”,而是牢牢把握人的差异性特点从而建立在其个性基础上的无限多样可能性的发展。因此,素质教育应同时具备“贯穿‘选择’”、“享有‘自由时间’”和“注重实践体验”三个基本特征。

  贯穿“选择”。人的差异性决定了人总是在不同需要的选择中发展。因此,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必然是“选择”中的发展。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这里的“面向”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面对、关注,它的实现最终一定是以每个学生个体主体功能性的发挥来定义的。在未来不确定的信息化社会,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来说,具备丰富的选择经验是更迫切的要求。在选择过程中,个性不断完善,情感不断丰富,责任意识和社会意识不断强化。贯穿“选择”主要体现在“提供选择、帮助选择、自主选择、能动选择”四个方面。这“四个选择”,充分体现了教育过程中的尊重与民主,以不同内容和不同水平存在于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使学生能够享受学习、成长的过程本身。

  享有“自由时间”。这里的“自由时间”指的是学生不受或不完全受外部控制的具有较大自主性的时间。在自由时间里,学生积累、整合生活和历史的碎片,逐步形成稳定、丰富的精神世界和个性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需要的丰富性和联系的广泛性。自由时间对于调节学生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具有重大意义。在自由时间里,游戏、休息、交往包括乐于钻研某一学科都会给学生带来生活的美好情感体验,思维活跃,心灵沉静,灵感迸发,兴趣、爱好得到自己很好的呵护。教育工作者、家长等应根据学生自己的需要对其自由时间给予适当的引导,使其正确把握自由时间。减少自由时间就是在减少学生的精神空间和前进的路径,就是在减少学生发展的全面性、人生的幸福感,并容易由此产生一些不良行为。因此,享有自由时间是素质教育内在的本质要求。

  注重实践体验。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必须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离开了实践,一切发展的可能都无法成为发展的现实。这就要求素质教育要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实践体验机会,使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做到与学生当前的需要相联系,与未来的生活相联系;使学生通过实践体验,知识得以丰富并更好地被内化,能力不断发展,精神世界不断丰富,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从而走向解放,走向自由。

 


—— 信息源自: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