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好的家庭教育能管一生 快乐健康成长最重要

--------------------------------------------------------------------------------
点击次数:72282  发布时间:2012-10-18 10:15:40

 

   一对龙凤胎儿女,一个上清华,一个进北大,而且都身心健康,在诸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眼里,这无疑是巨大的成功。看完《生命时报》第655期头版《我这样培养龙凤胎儿女》一文后,笔者认为最值得赞赏的,还是母亲朱女士的家庭教育理念:真正的教育是让孩子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快乐健康地成长。

    几个月前,《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因被用作浙江省高考作文的背景资料引发了大量讨论。文中的小主人公是个“中等生”,其理想显得很没出息——成为一个“英雄路过时在路边鼓掌的人”。对此的评价,可谓冰火两重天:支持者认为,人生平淡才是真,孩子甘当普通人就是一种成功;反对者则表示,即便人生难免平庸,教育者也必须要求孩子积极向上,决不可胸无大志。

    看似偶然的讨论,却是当下多元教育观背景下的必然。这是一个特别重视教育的时代,但也是教育理念最不一致的时代。尤其是在家庭教育方面,究竟怎样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才是合适的、成功的,存在巨大分歧。

    试问该如何评价家庭教育理念的好与坏?显然,这要从教育的本质目的来衡量。按照现代的人文理念,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获得相对完整的发展,尽可能为一生的生活做好准备,概而言之,就是“以个人发展为本”。一定程度上讲,也就是朱女士的孩子长大后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快乐健康地成长。

    道理说起来都懂,但未能遵循者比比皆是。国人教育子女往往“以家庭为本”、“以家长为本”,孩子的意愿反成次要。眼观目前的家庭教育,我们不难发现两个普遍的极端现象:一是“管得太松”,一切随着孩子的心意,孩子想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二是“管得太紧”,从孩子一出生,父母就开始设计他这一生,一一规划上什么班、入什么学、考什么专业,孩子的自由和天性受到压制。

    事实上,好的家庭教育,并不取决于对孩子的要求有多高,教育内容有多丰富,长大后要成为多成功的人,而是要从每个孩子的特点出发,努力不浪费他们独有的天分,懂得追求成功并有机会获取成功,从而获得个人意义上最完美的发展。同时,智商与情商、个性发展与人格养成齐头并进。这样的家庭教育,将让孩子一生受益。

 


—— 信息源自:生命时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