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自闭症儿童“被退学”是教育之痛

--------------------------------------------------------------------------------
点击次数:3422  发布时间:2012-9-29 9:47:44

 

  观察家

  政府的制度保障、外界的包容加之家庭的努力,是自闭症儿童融入社会的不二法门。

  近日,有关自闭症儿童“被退学”的新闻频传:在深圳,爱好钢琴的15岁自闭症男孩李孟连续四次被拒之校门外,19位家长联名写信反对他入学就读;另一个故事更令人心痛,9岁自闭症男童浩浩被校方送回家后,又被母亲反锁在家中,一心想上学的浩浩试图从逃生窗钻出去,不幸坠楼身亡。昨天,新京报报道,被认定为“疑似自闭症”的北京男孩李明亦被要求退班,他的同班同学已拒绝上课。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临床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每年的9月,是所有自闭症患儿和家长们忧心忡忡的“黑色9月”,自闭症患儿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在普通的学校上学,但又担心孩子无法接受正常教育。多数自闭症患儿的家庭,都会面临孩子上学会被劝退的问题。而这些患儿“被退学”的根本原因,恰是由于我国在特殊教育等诸多方面的缺失。

  1938年,国际科学界便已经提出“自闭症”概念并进行系统研究,我国直到1992年才有专家指出“此病在我国尚处于早期认识阶段。”须知,治疗自闭症的黄金阶段是1-3岁,而我国3岁前能接受康复治疗的患儿不足三分之一。而且,我国对自闭症认识上的落后,绝不仅是医学知识方面的知之甚少,更是社会公众对自闭症的孤陋寡闻,进而对患者缺乏必要的理解和宽容。

  虽然,在1994年,国家教委已明确规定“让自闭症患儿群体随班就读”。但由于缺乏有效的配套措施,时至今日,“教育公平”对自闭症患儿依然奢侈。譬如,我国特教专业人员总人数仅为3.1万,在这稀缺的群体中,却有将近35%的专业背景与特教毫无关系,另有近20%完全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培训。

  也有令人欣慰的消息。社会上有不少自闭症患儿,通过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努力,已经成功地接受了初等教育,甚至开始逐步融入社会。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实践亦证明,经过早期科学和长期坚持不懈的干预,许多自闭症儿童是能够自立生活、融入社会的。

  翻看这些患儿教育的成功经验,其中无不充满着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包容、鼓励,当然更重要的是,患儿家长也通过细致耐心的工作,为患儿创造了便于与他人共处的条件。比如北京患儿康康的母亲,会把课桌的桌椅腿用布包好,而河南患儿丁丁的家长则努力让孩子懂得规则、提高交流能力,而他们也都成了不多见的成功案例。可见,外界的包容加之家庭的努力,是自闭症儿童融入社会的不二法门。

  只要社会各界都能对这些患儿多一些关注和包容,政府部门在福利责任和制度细节上亦能做好保障,相信将有越来越多的自闭症儿童走出家门,拥抱社会。

 


—— 信息源自:新京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