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广东异地高考方案年底公布,各方望门槛别太高

--------------------------------------------------------------------------------
点击次数:3010  发布时间:2012-9-11 7:21:24

 

  异地高考势在必行。但是国务院建议以地方为主制定相关政策。广东省将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于今年年底出台异地高考方案。但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广东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少,且外来人口多,不能全部放开。在不同利益之间,需要中央出面协调,更重要的是高考背后的户籍管理、招生权利、大学管理等更复杂的问题不好处理。

  最新进展:各省市已提出初步方案

  9月6日,教育部召开座谈会,邀请北京、上海、广东等9个省(市)有关方面负责同志研讨“异地高考”政策。座谈会上,福建、山东、湖北等已公布初步方案的省市代表,交流了他们的思路和做法;北京、上海、广东等人口流入集中的省市代表,重点介绍了初步考虑和工作打算;黑龙江、安徽、云南等省市代表,重点汇报了做好政策衔接的思路和举措。

  会议强调,要尽快明确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问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制定好实施方案。一要进一步摸清底数,掌握非本地户籍人口变动和随迁子女就学等情况,为方案制订提供可靠依据。二要按“三个根据”要求,即: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布局和城市资源承载能力,根据进城务工人员在当地的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和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年限,根据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进一步细化准入条件,确定操作办法。三要严格落实文件要求,确保各地实施方案2012年底前出台。

  广东只能逐步放开

  据悉,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将按照教育部要求,年底出台异地高考的方案。广东的现实情况是,作为进城务工人员最多的省份,截至去年底,有339万外来工子女(含省内外来工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读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外省户籍在广东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大概有171万人。而广东本土优质教育资源紧缺。因此,广东省教育部门有关负责人认为,广东不可能全面放开异地高考,只能逐步放开。这样才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

  民办学校:条件不要太苛刻

  对于国家提出异地高考政策,广州的民办学校负责人表示欢迎。中山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廖珂说,“民办学校早就盼望国家能早日促进异地高考,异地高考可以为家长减轻经济负担,为学生减少学习压力,而对民办学校改善生源也有很大利好。”据介绍,以往每年中大附中高中部每个年级有10-20个外省学生,“一半以上学生的成绩都在中等以上。以前不能在广东高考,这些学生都回到家乡参加高考,部分优秀学生的流失有些可惜。如果广东明年实行异地高考,预计外省的生源会增多。”

  廖珂表示,希望广东异地高考的方案细则尽早出台,条件不要过于苛刻,“尤其是对家长在本地的工作时间的限制,最理想是在3-4年,5年或以上就太死了。”

  家长每年都来问异地高考

  位于海珠区的康乐中学是一所民办初中,该校校长曹海飞说,大部分外省户籍学生在初二初三时就转学回到原户籍地就读,留下来的学生大部分考取中专中技等对户籍没有要求的学校。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家长也会走买房入户的道路,但是对于大多数外来家庭而言,这并不容易。在该校的外省生源中,大概有20%的学生可以考上重点高中。

  曹海飞称,近几年来都有家长询问异地高考政策的问题。他指出,有不少家长对具体细则的出台还是选择等待。

  曹海飞希望,广东版的异地高考方案细则应当考虑到现实情况,灵活处理,拉开政策的优惠面。在稳定工作年限方面,“我们学校有部分学生家长是开个体商铺的,有的是在市场摆摊的,有的个体商铺可能没有营业执照,这样的是否可以?”

  曹海飞认为,限定家长的收入等条件有些不合情理,针对学生的政策应当将学生摆在首位。他说:“应当首先考虑学生的受教育情况,在迁入地受教育的年限长则能说明其学习系统相对更完善,更能适应迁入地的高考方式。”

  学生家长

  盼门槛放宽

  河南的老李在海珠区一所高校担任保安8年,他的儿子目前在广州就读高一,“我们就一个儿子,当父母的希望都在儿子身上,希望他能考上大学。从初中的时候,儿子来广州上学。现在成绩在班上占中等,学习很努力。有点担心的是偏科,英语、语文略微薄弱一些。”

  老李很希望了解异地高考中的具体条件,“比如说合法稳定的工作,有什么样的标准和要求才算。实际上大部分来广州务工的外省人员,都从事比较零散机动的工作,工作地点可能经常变,这样的务工人员子弟同样也很希望在广州参加高考。因为在广东读高中,教材、试题都和家乡的不一样,回去的话要重新学起。”

  专家声音

  广东改革应加大步伐,民办教育需给予扶持

  广州市教科所副研究员、华美中加高中校长陈峰说,异地高考国家早就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去积极解决。首先,户籍问题如流动、居住等本就是人的一个基本权利,将户籍与高考挂钩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少数国家才有的做法。其次,公民在当地居住、工作、纳税等,纳税后理所当然享受属于公共服务的教育。最后,高考本身就需要改变那种铁板一块的状态,现在只是从这个方面开了一个口而已。

  对于异地高考的三个准入条件,陈峰表示,从纳税和规范管理的角度来看,前两个条件是恰当的。如果没有“稳定”这个条件,就有可能会出现高考移民、基本次序混乱等问题。任何改革,都应该在稳定次序的基础上,否则改革就很大可能会夭折。对于城市的有关条件,很多说法认为这会给各地方提供推诿的借口,但是从政府博弈的角度来看,这样做也许是为了给地方政府留有提升的空间。也有可能各地会执行不一,把留给它的空间作为改革的借口。

  陈峰认为,广东是一个人口输入大省,珠三角等各地区的发展也不平衡,所以异地中高考的地级市差异可能会很大。如果要解决异地中高考问题,从可持续发展和承认外来流动人口贡献的角度上看,广东改革的步子需要大一点。同时,很可能要把一部分解决力量消化在民办教育里面。据了解,广东的民办教育高校和在校生人数总量排在全国前列,特别是高等教育,所以在民办教育的支撑扶持下,广东目前高等教育的容量存有较大接纳学生的空间,它有资源能力承载外来工子女接受教育。

  建议取消重点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袁征说,异地高考是大势所趋,如今城市的人口已经超过农村,再用户籍制度来管理,已非常不合理了。

  袁征认为,异地高考中有很多问题和矛盾互相牵制,要比较好地解决异地高考,“我认为第一步就是取消各地的保护主义。《教育法》规定,公民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地方政府不应把它视为福利。在中国上好的大学比较难,但同时有很多大学招不满,政府应当放开大学招收,不再以地域来分,而是面向全国招生。”

  袁征说,之所以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素质教育无法落实,其根源在于重点学校,正是有了重点大学的存在,中国的家长和学生,想尽办法上好的学校,为了将来读好的大学,找到好的工作,“因此,应该取消重点大学,让各个大学自由竞争去招生,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广东高校资源少有阻力

  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李伟成认为,对于广东省而言,解决异地中考的问题不难,因为现存的择校机制为学生提供了考取择校生的机会。但是要解决异地高考,则是一个让人十分头疼的问题。广东不同于北京、上海拥有丰富的高校资源,也不像先试行的山东省,外来工子女较少。目前广东的一个现状就是外来流动子女太多,而高校的资源相对欠缺,这是解决广东异地高考问题的一个大阻力。李伟成认为,广东要解决异地高考问题可以实施”一看二稳“的策略,看即是看大政策,稳就是逐步推进,不要太冒进和跟风。另外,要注意实行的措施对本地生源的影响。李伟成说,最近北京上海的一个调研中发现,有大概90%的本地家长不同意异地高考政策的实施,相信在广东也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 信息源自:南方都市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