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河北曲周县推进教改:向城乡教育均衡全力冲刺

--------------------------------------------------------------------------------
点击次数:3250  发布时间:2012-8-25 9:21:10

 

  在河北省曲周县城北20公里的河南疃镇,有一个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校园,那就是曲周县第四中学。虽然位置偏远,但学校的科技楼、阅览室、理化生实验室、艺术活动中心、塑胶操场等标准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而这只是曲周农村中小学发展的一个缩影。  

  曲周位于河北省南部,是个拥有342个行政村的农业大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将教育视为“立县之本、发展之源”,大力推进教育改革。该县教育局局长李献林自信地说:“均衡、优质、特色就是曲周教育发展的关键词。虽然我们是经济欠发达县,但在教育改革上却一直保持着领先,近两年更是进入全新的冲刺阶段,注重内涵,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均衡”——城乡学校、教师调配、学生素质一样好  

  白寨乡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小楼已经建成。其中,最吸引眼球的便是白寨中心小学橘红色的三层教学楼,与环绕校园的绿色树木映出了新农村标准化小学的生机与活力。  

  “这里的条件比县城学校还要好。”李献林介绍说,“像这样的标准化小学,全县共规划新建47所,都是按照省级标准建设的。目前,全县80%的小学生都在这样的标准学校里就读。”  

  农村学校的标准化建设是曲周县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亮点。按照河北省规定,标准化小学有两种标准,一种是小学规模4轨制,在校生要达到1000人,30亩地,8000平方米的总建筑面积;另一种是2轨制,占地20亩,在校生500人,建筑面积也是8000平方米。  

  安寨镇前衙村中心小学校长黄少华告诉记者:“每个乡镇,最漂亮、最坚固的建筑就是学校。”然而,亲眼看到曲周县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场面的人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这个年财政收入刚刚突破3亿元的农业县,学校建设的钱哪里来?”  

  “全县领导都有一个共识,就是钱可以借、可以欠,但是农村孩子的教育不能等。”李献林说,“全县财政收入在2008年以前才几千万,但是我们县实现了80%的小学生在标准化小学就读。2012年县政府又贷款1亿多元投入教育。” 

  2009年前,曲周四中的校园里仅有几排红砖砌成的平房,没有理化实验室,师资匮乏,课程开设不足。校长王荣彬说:“2009年,一座‘连心桥’将四中与一路之隔的河南疃镇中学连在了一起,教师、学生、教学设备进行重组。如今,合并后的第四中学拥有教师80人,班级从12个扩充到了20个。”  

  近年来,为了促进农村教育发展,实现城乡学校建得一样好、教师调配得一样好,学生素质一样提升,曲周县坚持实施“新建、改建、兼并、结盟、分校、帮扶、强师、惠生、提质、建峰、填谷”22字教育均衡发展模式。  

  同时,该县还优先考虑了农村孩子上学路途远近的问题。“我们按照1.5公里内撤并的原则,路途远的村仍保留教学点。”李献林说,“农村学校同标准建设,打破乡镇行政区域限制,农村学生到就近的学校上学。”  

  “优质”——确保教育投入,纵向拓展优质教育维度  

  在曲周,“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得到了最好诠释。  

  李献林说:“四年里,县财政共投入4.9亿元,在农村全面建设标准化校舍,实现农村教育全面均衡,优质发展。”  

  近年来,曲周县加大投入,以前“一个小院、一排破房”的农村小学景象已经一去不返。在改造和新建学校的顺序上,曲周优先考虑最穷、最偏僻的地方,投资的重点放到最偏远的农村学校。  

  “以前把孩子送到县城上学,就怕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不行。现在,农村学校课程全开,老师教得也好,离家又近,孩子在这里上学既放心又方便。”安寨镇河固村袁书亮把孩子从县城小学转了回来。  

  “在推动义务教育均衡的基础上,我们下到学前教育,上至高中,都在实现着均衡。”李献林说,“我们将政策和农村实际相结合,进行了新建农村幼儿园、小学,合并中学等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新建农村小学也带动了曲周学前教育的发展。腾出来的农村老校舍翻新成为标准化公办幼儿园的有46所。如今,曲周县有131所幼儿园,其中公办幼儿园近100所,70%的幼儿都能进入标准化公办幼儿园。  

  “多余的小学教师经过学前教育培训,也都重新上岗,成为幼儿园教师。”李献林告诉记者,“农村幼儿园建设也都与城镇的同标准、同规格,避免以后择园问题的产生。”  

  曲周县还将省级示范性高中80%的招生指标分配至各初中,并对新改造的初中实施重点倾斜,增加分配的招生指标,从高中招生体制上体现均衡,让广大群众真正觉得孩子在哪个初中上都一样,甚至在薄弱一点的初中上省示范性高中的概率可能更大,从而最大限度避免择校。  

  “特色”——着重发展内涵,文化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优质均衡,一是硬件的均衡,二是软件的均衡。硬件投入在短期内可以实现,但是教育内涵、教师素质、文化质量上的提高则是漫长的。农村教师的素质、理念是关键。”李献林说,在教育“软件”建设方面,曲周县由县财政出资,不惜代价地派教师外出学习,提高教育理念。  

  此外,每年暑期,县教育局还从全国各地邀请知名专家对全县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进行教育管理、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培训,截至目前共举办报告会、培训班60余次。  

  “暑期培训让我们校长、教师更新了教育理念,开阔了视野,对于学校教育的内涵发展也有了新的想法和思路。”曲周县实验中学校长李金祥告诉记者。  

  曲周县将新招教师主要派向农村中小学,向缺员缺编学校倾斜,并鼓励教师向这些地方流动,有效改变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老化、学历低化、学科窄化的现象。同时,县级、校级层层培育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特级教师、学术导师等,建立“名师工作室”,为教师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农村学校校长、教师的素质提升了,教育思路拓宽了。在教育工作中,他们不再局限于书本和考试,而是从学生兴趣爱好出发,推动学校的特色文化和内涵建设。每所学校都会聘请社会各界人士担任辅导教师,辅导学生进行课外手工制作或专题活动,结合各地农村情况,推动特色发展。  

  木块拼接的汽车、红豆绿豆等农作物拼成的大熊猫、泥土烧制的小房子、红布头缝制的辣椒……在曲周镇国家电网希望小学的木艺、纸艺、陶艺、铁艺、厨艺、布艺班里,陈列着上百件学生作品,惟妙惟肖,无不倾注着学生们的奇思妙想。白寨乡的王村小学,突出弘扬国学文化,设置了琴艺堂、棋艺堂、尚武堂,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变成了具有浓厚传统文化和国学特色的亮点学校。  

  “如今,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的特色和主题,让文化覆盖全校。‘文化育人’已经成为我们育人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目标。”李献林说。 

 

 


—— 信息源自:中国教育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