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高考不再是唯一的“龙门” 出国留学越来越普遍

--------------------------------------------------------------------------------
点击次数:4232  发布时间:2012-8-21 10:07:19

 

  随着专科批次的录取结束,2012年山东高考算是顺利落下帷幕。今年山东参加夏季高考的人数比去年减少了5.3万人,而且是连续第四年下降。数据再次表明 ,高考已经不再是昔日学生家长心中的“龙门”了,与之相对应的,出国留学热度不减,留学日趋大众化,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让孩子多走走,多看看

  青岛留学专家认为,要培养孩子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就要提前为孩子有个长远的留学规划,从长远着想。上学不是目的 ,将来的就业及发展是根本。现在的情况是,要入读美国有竞争力的大学,没有美国高中的经历很难申请到。即使勉强申请上了美国大学本科,没有美国高中阶段的语言、思维习惯的适应及美国本土学习习惯的积累,学生往往非常难以适应。封院长认为2~4年美国高中经历作为孩子适应留学的缓冲至关重要。家长们不妨选择亲子游学营,家长带学生去美国考察中学的教学、生活、社会环境等各方面,让家长以成人的眼光帮助孩子选择学校,与孩子共同规划未来。

  游学可以实地全方位了解和感受,算是做个“预备操”,这样有利于孩子未来参与国际竞争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将来有更好的发展。

  留学更具价值

  留学无非是为了在国际化教育平台上更好地学习和成长,而国外名校也确实能提供优于国内的一些教育资源,因而受到广大家长和学生的青睐,留学热潮持续升温。

  目前,公认的现实是,对于成绩好或家境好的学生来说,在本科期间甚至是高中时就去国外留学,显然比在中国名牌大学读书更好。留学热潮的持续升温也带来了众多商机,专门做留学生意的公司越来越多,甚至很多中国大学也联合做这样的生意。

  诚如升学规划专家娄雷老师的见解:成绩好的学生,如果家里有钱,能直接上哈佛、耶鲁等世界级名校,为什么要上北大、清华?对于成绩不尽人意的学生,如果家境好,去新西兰、西班牙等国家留学,总比在小城市读个独立学院、专科好一些吧?

  中国教育制度一旦和世界的教育体系直接对比,差距立马显现。娄雷表示,大学扩招后高等教育的含金量已经比十几年前大为下降。虽然号称近90%的人能上大学,不过毕业后的就业率连连走低,大城市“蚁族”现象滋生,如果不能上比较好的大学和专业,这4年的投资,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就打了水漂。所以家庭条件特别好的和特别不好的都有人放弃参加高考。

  留学之“痛”

  当然,事情得一分为二来看,留学好处很多,是提升个人竞争力的一个有力杠杆,但其弊端也让留学生家庭痛彻心扉。

  留学归来,发现自己语言仍然不过关、专业仍然不精通、人际仍然没建立……海归变“海带”也似乎越来越正常。据娄雷分析,出现此类情况的原因,无非是规划不清晰、学习不努力等因素造成的 。出国之前完全没想清楚究竟该去什么大学读什么专业 、在读期间该完成怎样的学习计划、回国之后该拿什么样的资源来对接,以确保能够健康快速发展 ,这样如何能够让自己的留学生活有价值?

  培养核心竞争力

  青岛的机会很多,政府也在着力吸引有海外留学背景的青年才俊回青打拼。在一些高科技等领域中的扶持政策甚至优于欧美国家。国内企业的目标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降低生产成本,那些能够取得世界领先水平的项目也成为重中之重。然而,娄雷提醒道,我们需要清晰地意识到,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深造,想取得强大的核心竞争力都需要一个艰苦拼搏的过程。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验证都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因此,我们不能够只担心自己是否能达到国外名校的最低录取要求,不能单纯以可以出国留学为目标,更要关注是否能够在留学期间获得在某个领域的深刻见解或成就。

  全面发展提升竞争力

  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和未来竞争力,英国剑桥大学毕业的青岛墨尔文中学常务校长RossHunter先生说:从兴趣入手培养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们在学习之余全面发展 ,课堂上培养卓越的学科成绩,运动场上练就团队协作,乐室里进行艺术熏陶,山岭间迎接挑战。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锻炼自己、发掘自己潜能的机会,让学生们在各种活动中提高创新力和竞争力。

 


—— 信息源自:中国教育在线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