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名身穿校服的小伙子合力扛起一块大幅“喜报”,一名胸戴大红花的男生穿过天窗站立在一辆黑色轿车中,紧随其后的是数十人组成的腰鼓队,闹市区行人纷纷驻足围观。昨日,一则“贵州恩施状元游街”的微博引来众多网友围观。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在我国古代,读书人金榜题名时,有游街的习俗。然而,这一幕竟然堂而皇之地出现在21世纪的今天,不禁让人瞠目结舌。以此手段炒作高考状元,简直是在演一出穿越剧,要多拙劣有多拙劣!
姑且不论现实版“状元游街”带来的交通、噪音污染等问题,其所体现的价值取向无疑是扭曲的,不仅对状元本人,而且对旁观者都是一种伤害。不可否认,在一些人心目中,“一考定终身”的思维根深蒂固,在他们看来,只要在高考大军中杀出重围,就算功成名就。但事实证明,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
据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发布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显示,大部分高考状元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社会期望相差甚远,他们当中大多数没能成为各行业的顶尖人才,状元职业发展较少出类拔萃,在目前我国主流行业的“职场状元群体”中难觅高考状元的身影。这充分证明,一次高考并不能对人成才与否起到决定作用,正所谓“路遥知马力”,长期不懈的努力探索、追求卓越,方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实际上,不少地方已经出台过禁止炒作状元的规定,但炒作之风却屡禁不止。“中学生拜状元照片”、“状元奖十万”的新闻比比皆是,城市街道上挂状元横幅,电视台、报纸、网络对状元大肆宣传报道,更是司空见惯。俗话说,“无利不起早”,正如有关专家所言,在这些疯狂的行为背后,隐藏着一条长长的利益链。学校为了招生,商家为了广告宣传,而教育主管部门将之视为政绩,因而对炒作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也就难怪炒作手段花样翻新,搏出位、夺眼球,使炒作风气愈演愈烈。
“状元游街”,再一次演绎了功利教育的无羁和荒唐,在这一人人皆知的“潜规则”下,不仅状元本人,所有能够与状元扯上关系的学校、商家、政府职能部门,都义无反顾投入到这场游戏中,这无疑是对当今教育改革一种讽刺。教育目的为育人,如何让教育摆脱功利的阴影,使之真正回到“塑造人、发展人”的正常轨道上,这是摆在有关部门面前的一道严峻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