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幼儿园小学放假无处"圈养" "拼养"孩子悄悄流行

--------------------------------------------------------------------------------
点击次数:4616  发布时间:2012-7-21 15:24:00

 

    拼吃、拼玩、拼车……现在流行“拼”,最近有些年轻父母开始“拼养”孩子了。

    这个暑假,下沙不少家庭,组成一个个小圈子,将几家孩子集中起来,由每家大人轮流照看。

    这些父母为什么喜欢“拼养”?“拼养”能给孩子带来什么?“拼养”有什么利弊?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访了几家“拼养”孩子的家庭,并采访了有关心理专家和律师。

    样本一

    “拼养”让父母省事不少

    多多的父母都不是新潮的人,不过因为多多,他们在“拼养”上新潮了一把。

    多多5岁,家在大北社区,同社区里的泡泡也5岁。

    于是,两个小孩的“拼养”就显得顺理成章了。多多妈从暑假一开始就将她天天送到泡泡家。

    “幼儿园放假,孩子没地方去,‘拼养’解决了这个难题。选择同个小区是为了方便,孩子抱来抱去,都不用出小区,省了很多时间。”多多妈说,也有住其他小区的父母想和她“拼养”孩子,但去一趟要走上20分钟,麻烦。

    泡泡妈是小学教师,暑假在家照顾孩子,她说:“多多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不少欢乐。两个孩子同岁,玩起来比较合拍,偶尔小小地吵一架,会很快和解。”

    样本二

    “拼养”让孩子发生变化

    贝贝,一个甜美可爱的女童,6周岁,家住大北社区。暑假里,她几乎每天都会迎来一个叫小宝的小男孩。

    小宝4岁,父母要上班,白天就把他 “托付”给贝贝妈,贝贝妈在家专职照顾贝贝。

    “我们两家本来就熟,以前常带小宝去找贝贝玩,两人早就是好朋友了。”小宝妈说。

    过去20天里,除了周末和家人团聚,其他日子,小宝白天都和贝贝在一起。贝贝画画,小宝会在一边看,或者干脆也拿起笔,学着画。

    小宝妈发现,小宝在贝贝的影响下,有了变化。“小宝现在吃饭吃得有板有眼,学贝贝的样子,吃饭时间一到,就早早坐好,还会自己动手吃。以前吃饭很不正经,吃一顿要一个小时。”

    贝贝则因为有了个“弟弟”,慢慢形成了帮助和关心他人的习惯。

    现在,两人感情好得不得了。

    样本三

    孩子有了玩伴和吵架对手

    玲玲6岁,乐乐5岁,家都住高教社区,也“拼养”在了一起。

    在乐乐家,玲玲正看电视,很入神,乐乐想一起玩玩具车,就把电视关了。玲玲很生气,两人争了起来。

    眼看一场战争就要爆发。乐乐妈在旁,没有上前劝架,静观其变。

    玲玲说:“我们背唐诗比赛吧,谁赢了就听谁的。”乐乐应和:“比就比,我一定赢!”

    两人开始背诗歌,你背你的,我背我的。背到后来,两人哈哈大笑。

    玲玲妈事后知道了,说:“小孩吵起来,我在的话,会马上阻止,教育她们不要因为小事争吵。”

    而乐乐妈认为,孩子争吵是正常的,应该让她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矛盾。家长如果管太多,可能会破坏孩子解决问题的一个机会,遏制孩子沟通能力的养成。

    专家说法

    ●心理专家:

    “拼养”有益能力培养,但3岁以下不宜

    有心理专家认为,“拼养”有益于孩子的能力培养和性格塑造,但3岁以下的孩子不宜“拼养”。

    杭州师范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的李梅老师说,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邻里又相互隔绝,“拼养”可以弥补这代孩子没有兄弟姐妹的遗憾。利用孩子与同伴的群体互动,可以培养孩子与人交往和合作的能力,对性格养成也有好处。

    “不过,在‘拼养’中要注重公平,家长不能有偏心,对待别人的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则去约束他们。另外,‘拼养’的孩子年龄不宜过小,最好不要小于3岁,太小的孩子去别人家,心理不适应陌生环境,他们最需要安全感。”

    ●律师:

    “拼养”也有风险,建议先签协议书

    “拼养”,有时会有意外发生,该怎么处理呢?

    浙江海浩律师事务所李慧律师说,“拼养”的风险,主要是“拼养”过程中因家长疏忽导致孩子受到伤害,如意外受伤、孩子打架等。

    李律师提醒,在“拼养”过程中,被监护人(孩子)侵害他人的,由监护人(通常为家长)承担责任,但被委托人(受托的家长)有过错的,承担连带责任;同理,如果孩子受到侵害,由直接侵害人承担责任,被委托人在有过错情形下,承担连带责任。所以,在“拼养”前,家长可以考虑签一份“拼养”协议书。

    微调查

    暑假孩子怎么过

    去旅游,看看沿途的风景,还是回老家,重温乡土的温情?去报培训班苦读,还是轻轻松松悠闲过?

    暑假,各有各的过法,各有各的收获。让我们来看看学生们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

    ●大学生:旅游、学车、看电影

    大学生们最喜欢的度假方式,就是旅游了。

    从浙江中青旅了解到,暑假里有不少大学生选择了三亚游。大四毕业的小许,就和父母一起参加了三亚5天游,“离开了校园,想在工作前期带父母玩玩,算是在紧张工作前,给自己一个放松机会”。

    有很多同学会选择学车,考驾照。浙大同力驾校的杨小姐称,5月份就有大学生来报名参加暑期班,暑假学车的学生很多。读大三的小黄说:“学车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时尚,想趁暑假赶紧把车学了”。

    看电影,在假期可以看得最放松。暑期档有多部影片上映,吸引许多大学生,前几天的《画皮2》,就吸引了大学生王伟和他的女朋友,看电影是最好的约会方式。

    ●中小学生:培训班、走亲戚、亲近大自然

    学林街小学的杨佳落雁,成绩不错,还喜欢唱歌。她非常反感上培训班。不过,爸爸希望她在数学方面有更大的突破。在征求了女儿同意后,爸爸给她报了某培训机构的奥数班。

    下沙二小的苏恩泽则被送到了杭州主城区的大姨家里,大姨是大学里的英语老师。妈妈说:“我们夫妻俩都要上班,怕没人照顾她。在大姨家,不仅得到照顾,暑假作业还有人辅导。”

    中学生小陈,则选择了去富阳农村亲戚家度假。爸爸说:“回老家住一段时间,可以让孩子亲近大自然,过个轻松的暑假。”

 


—— 信息源自:钱江晚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