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暑假多处于“放养”状态

--------------------------------------------------------------------------------
点击次数:3403  发布时间:2012-7-19 16:12:42

 

  暑期的昆明很少有闷热天气,在福德村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家当街小吃摊,下午三点多的时候一个客人也没有。一名七八岁的男孩和一对夫妇坐在随意摆放的小餐桌旁,车流和人流拥堵在本就不宽的路上。

  这个男孩叫小康,家在云南曲靖,和做小吃生意的父母一起生活在这里。小康的父母从2008年以来,一直就在街边经营这个临时的小吃摊。

  开学就要上三年级的小康显得有些腼腆,小康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不算很好,但他对这个并不太在乎。

  “上学的时间是用来学习的。放假了,玩才对。”小康说,这天他只吃了一顿饭,中午就在附近的同学家里玩。放假之后,他可以自由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了。

  妈妈在一旁用生气的口气说:“就是爱玩,放假了晚上睡得晚早晨起得晚,也不好好在家做作业,不知道去哪里疯。我们也没有时间管他,就全靠他自觉了。”

  在福德村,像小康这样的孩子随处可见。他们有的是跟随在城市打工的父母一起生活,就在附近的小学读书;有的则是在老家跟着爷爷奶奶,寒暑假的时候才会和父母团聚。不上培训班、没有夏令营,在街头巷尾的“根据地”,他们过着自己的假期生活。

  据当地一位从事社区儿童工作的社会工作者介绍,到了暑假,城市的流动人口子女不少处于“放养”状态。孩子们就在街边活动,虽然自由自在,但也面临很多安全隐患。如果社区能够有一个供孩子们玩耍的公共场所或者组织一些文体活动,家长们会放心很多。

 


—— 信息源自:新华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