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各地的高考成绩至今尚未揭晓,不过,一些省、市和地区已公布了今年的预计录取率。在公布的省份中,绝大多数预计录取率已经超过了70%。例如,根据河北省2012年的“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的数据进行计算,该省大学录取率将达到82.1%;在湖北省,这个数据为72.17%;陕西省估计的数字约为75%。
针对高考录取率的问题,2012年高考结束后,《北京晚报》发表评论称,中国未来5年内可以实现高考录取率100%。文章认为,除了扩招因素、报名人数下降外,留学人数飞涨也在“威胁”高考生源。作者预测,即使教育部门未来不再增加扩招计划,在考生数量逐年下降的情况下,也有望在5年内实现高考录取率100%。
名校“生源大战”将拉开 微博招生花样多
今年各大学招生的花样比以往又有所翻新,显示了名校对优秀生源的渴望,比如,火得不行的“微博招生”今年再度成为热点,这一手段因为互动性强、及时等特点颇受好评。比如开通2年的清华大学招生微博“清小华”再次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卖萌耍贫”介绍学校特点。“夏天的北京那么热,要选有空调的清华哦!”相比之下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人民大学等学校的招生微博略显谨慎,还是以发布通知、消息为主。
清华大学的工作人员曾表示,招生工作肯定要采取现在“90后”以及“00后”所接受的方式,考虑到他们的认知规律。“微博时代”对于高招工作也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许多“名校”不再像以往那样高高在上,而是主动开微博与学生互动。
留学弃考多,3年300万
对于高考生源的减少问题而言,弃考也成为另一个关键词。据人民日报报道,统计显示,自2009年至2012年,我国应届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的人数累计已经超过300万,接近4年报考总人数的一成。有弃考考生表示,在国内不一定能上顶尖名校,高考压力又大,但到了国外却多了机会,不如选择放弃。
有专家表示,从过去高等教育资源缺乏到高等教育均衡甚至是部分地区过剩,无论高校还是政府需要认可并适应这样的变化。“生源危机也是一件好事,能促使中国高校质量的提高。”